是不是美炸!?
这里不仅人少免费还能同时感受人文自然盛景,
这里就是你也可以去的别人家的——
这个“别人家”的单位~就在中国大唐呢!!
揭秘!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大唐赤峰塞罕坝风电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与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平均海拔1750米。历经十四年的发展,已累计实现装机152万千瓦,共安装9个风机厂家的14种机型风机1136台,建成了同一投资控制与运营主体、同一区域的世界最大风电场。
▲远眺塞罕坝风电场,这里景色绝美但少有游客。
巍巍赛罕坝,以其恢弘身姿和旖旎风光著称于世,它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余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就像一条长50多公里,宽16公里,海拔1750米的巨型大坝,为建设大型风力发电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力条件。
▲与草原融为一体的塞罕坝风电场,随手一拍都是称霸朋友圈的大片。
耕耘!央企人与塞罕坝精神
从一棵孤零零的树到世界最大的人造林,
从漫天尘土的荒漠到747平方公里的绿洲,
三代植树人的青春岁月和奉献牺牲,
换来了“面朝林海、春暖花开”的
塞罕坝绿色奇迹!
在同一片土地上,还有另外一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队伍,他们同样勇于担当、勤于实干、乐于奉献;他们用十四年的时间建设了一望无际的白色钢铁森林,与这里的绿水青山交相辉映。
从2004年起,大唐集团开始开发塞罕坝地区的风力资源。这里属高原高寒地区,全年5-6级风以上天数有300多天,无霜期只有三个月,最低气温达零下四十二摄氏度,这里的环境比人们想象的更加艰难。
有人还专门为赛罕坝的气候排列了一个时间表:“一二三月雪封山,四五六月不胜寒,七八九月连阴雨,十月飘雪到明年……”
央企创业者们克服了风大、雨大、雪大等恶劣气候环境,战胜了沼泽、泥泞及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仅用40天建设了一座220千伏变电站。
2005年7月10日,120公里赛乌输电线路竣工;7月13日,220千伏变电站建成;7月15日,第一台风机调试完毕,具备并网发电条件;7月30日,生产主控楼竣工。2005年8月12日,第一台风机并网发电,实现了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项目“零的突破”!
2010年年底,塞罕坝风电场建成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自投产以来,已累计向社会提供清洁电量176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710万吨,减少碳排放1755万吨,用实际行动守护了塞罕坝的绿水青山和蓝天白云。
科普!关于风电的那些事儿
风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作为目前最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因其绿色环保、技术成熟等优势特点,成为目前发展最快的清洁能源。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风电科普教育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节能和新能源利用第一大国。2017年,风电、水电、核电和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所占比重已达20.8%。截至2017年底,中国大唐集团发电装机规模1.38 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占比高达33.92%,风电装机已达1520 万千瓦。
现在的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风力发电机)叶片旋转,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驱动发电机运转,进而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随着风电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每秒2~3米的微风速条件下,风电机组便可以开始发电。
巨大“风车”(风力发电机)是风电场的核心发电设备。如果走近她,会发现她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高大。为了采集到比较大的风能,风机塔架通常会设计在80、90米甚至更高,风机叶片长度一般在40-60米左右。目前,有的陆地风机塔架已经做到了140米,最大的叶片长度达到100多米,远超大型客机的机翼长度,算上叶片,风机的总高度相当于40、50层的摩天大厦那么高,与北京电视塔观光厅的高度差不多。
据估算,我国的风能总量超过75亿千瓦,在陆地风电场快速建设的同时,海上风电技术也逐渐成熟,未来我国东部沿海,水深五十米以内的海域,都有可能成为新的海上风电场。随着风力发电的逐步发展,风力发电将以其丰富的资源、良好的环境效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力来源。
让我们一起相约美丽风电吧~
大唐江西新能源风电场
大唐洱源凤羽风电公司
大唐青岛宝山风电场
风林火山!发电原来也能这么酷
没想到吧~
电厂也能如此之美!
这些美丽的电厂你pick哪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