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单位:三峡高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完成人:朱晓觅、唐骏、肖宇、向星辰、曾依明、谭仕娇、覃元
一、研发背景
《基于微服务架构搭载RFID超高频技术的无人库房管理系统》发明专利是基于白鹤滩电站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生产设备、人员管理等痛点,由“白鹤滩电站智慧物资管理系统”项目团队在物联网行业市场进行周密调研后,发明创造的搭载RFID超高频技术的库房管理智能化解决方案。
团队在执行项目建设过程中,基于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吸纳了多样化的硬件设备。超高频智能库房内搭载的硬件设备种类繁多,研发团队通过不断对硬件进行迭代更新,对电子元件搭配进行调整,引入并掌握了大量不同规格型号、增益范围、信号强度的多种系列硬件设备,通过梳理、分析,积累了智能设备、智能管理方面的经验,打造了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通过在项目中应用、验证、调整,最终成功发明创造出了本专利。
二、发明团队介绍
1.智能库房团队介绍
《基于微服务架构搭载RFID超高频技术的无人库房管理系统》专利是由三峡高科智能库房团队发明创造。智能库房团队是三峡高科在智能硬件产品领域的创新型团队,拥有超过3年产品模型设计、硬件系统研发相关经验;精通平面、三维建模;擅长超高频、蓝牙、WiFi6等多项技术研发应用;持续为白鹤滩、检修厂、三峡能源等单位提供业务分析、方案策划、产品设计、视觉设计等技术支持。团队擅长根据电力行业各业务场景需求,结合三维可视化效果,采用电子元器件、通讯模块、手持智能终端等设备进行硬件可行性搭配,设计研发产品并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2.团队人员介绍
徐云生(1993-),男(汉),湖北宜昌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物联网相关产品研究。
肖宇(1993-),男(土家族),湖北宜昌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物联网相关产品研究。
陈永雷(1981-),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工学硕士,主要从事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研究。
朱晓觅(1992-),女(汉族),湖北宜昌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智能库房软件系统、设备电子料组装研究。
覃元(1985-),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物联网应用软件研究。
古庭(1993-),男(汉族),湖北宜昌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
刘国庆(1995-),男(汉族),湖北宜昌人,主要从事物联网应用软件研究。
谭仕娇(1996-),男(汉族),湖北恩施人,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
秦超凡(1995-),男(汉族),山东威海人,工学学士,主要从事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
三、成果(专利)简介
白鹤滩电站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物资涉及到多个部门,且工作量大、工作交叉多,易出现管理死角。为有效解决生产部门物资管理中存在的人力消耗大、管理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利用信息化手段集成RFID超高频、人脸识别、智能称重高性能的智能设备进行感知组合而搭建的无人库房,实现物资出入库支持100个/秒的识别速度、正确率高达99%;物资盘点具备多种清查方式,最快可在10s内完成整库清查;无人库房能有效实现物资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化、自动化;结合人脸识别完成物资的自动出库、入库以及远程一键资产清查,使物资管理彻底摆脱人工单据束缚,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采用现代化手段达到“管住物资管住人”的精细化管理目标,保障物资的精准储备、高效利用以及科学决策。
《基于微服务架构搭载RFID超高频技术的无人库房管理系统》专利延伸出的无人库房版块,作为三峡高科重点科研版块,成功应用于白鹤滩电站仓储项目的智能化升级,并结合实际应用成效孵化了2项智能库房软件著作。
四、成果(专利)转化情况介绍
白鹤滩智慧物资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落地,孵化了《基于微服务架构搭载RFID超高频技术的无人库房管理系统》的发明专利,该专利主要搭载了RFID超高频、人脸识别、蓝牙、重力感应等物联网设备工具进行识别管控;实现具有生命周期管控的智能仓库,推动物资管理由人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利用RFID超高频感应技术代替原有纸质台账操作、减少人力物力,提升数据共享、物资及预算的周转、人员工作效率,达到现代化管理效果:
一、自动记录出入库情况,避免人工记账;
二、实时显示库存状况,实现自动盘库;
三、通过货位与物资绑定强化定置管理,避免乱存乱放;
四、针对典型缺陷定制基础物资包,支持高效检修;
五、基于统一的信息平台管理并放开权限,实现物资共用共享;
六、自动记录使用和故障频次,指导预算编审和采购选型,为成本管理提供支撑。
“白鹤滩智慧物资管理系统项目”在项目实际落地应用,使物资管理颠覆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彻底摆脱人工单据束缚,极大的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成功实现了原普通仓储数字化转型应用。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介绍
1、在原有物资管理模式下,白鹤滩电站生产部门需安排至少4名物资管理员,来管理生产设备、工具。在专利应用于项目并建成后采用智能硬件设备的自动化单据生成模式,取代原有纸质台账记录方式,由操作人员自行、取用放置工装,按B岗的人工成本25万元/年计算,可约节人工成本约为100万元/年。无人库房专利若能在集团内部公司进行推广,每年按5座电站,每座电站2个仓库为例,在原有物资管理模式下,每个分部均需安排物资管理员,一个电厂约需要10人左右。项目投入实用后,除物资首次入库信息设置外,一般不再需要物资管理员,生产人员自行、取用放置,按B岗的人工成本25万元/年计算,每座电站约节约人工成本250万元/年。预计直接效益:1250万元/年。
2、是在原有物资管理模式下,生产单位工具划分至部门、分部、班组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相对封闭,资源难以共享。系统建成后,部门之间物资信息透明,可以实现部门、分部、班组之间物资共用共享,适当减少配置数量,若能减少10%工装,按5年折旧(摊销)测算,可节约300万元。
智能库房专利应用于实际案例仓库的改造前后对比图:
1、实施前:
2、实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