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低碳能源站的综合能源系统互联互济高效利用技术及应用
日期:2022-03-22 16:05:08      浏览数: 1372      来源: 中国能源研究会       作者: 【字体:

一、成果简介:  

项目围绕基于分布式低碳能源站互联互济模式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模式、互动特性、市场交易机制进行探索和实践,系统地解决了分布式低碳能源系统经济、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重大创新成果:①提出了基于分布式低碳能源站互联互济模式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理论,攻克了区域多能源站互联互济选址定容与全年逐时配置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工程前期供需匹配优化难题;②提出了基于分布式控制的能源站互联互济优化运行方法,攻克了区域多分布式能源站的逐时运行调控优化技术,开发了能源站多能网络协同运行控制装置,解决了能源利用效率和供能可靠性不高等问题;③提出了能源站参与电网需求响应的等值负荷建模方法,攻克了能源站及其负荷动态聚合技术,开发了多空间尺度能源互联互济实验验证平台,增强了综合能源系统负荷弹性和新能源消纳能力;④首次提出了电网与含能源站的等值负荷双边竞价的高效供给互动技术架构,突破了面向电热联合市场的能源交易模式和竞价响应机制,解决了综合能源系统参与电网互动辅助服务模式、机制缺乏问题。项目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制定国标1项、行标1项、中电联团标2项、上海地标1项,发表SCI论文15篇,出版专著5部。

clip_image001.jpg

基于双边竞价的高效互动技术架构

clip_image003.jpg

基于分布式低碳能源站的多空间尺度能源互联互济实验验证平台截屏平台截屏

clip_image005.jpg

站内界面截屏

二、技术优势及性能指标:

1.  项目成果“基于分布式低碳能源站的综合能源规划设计技术”规划尺度更小,更精确,可实现能源站配置容量冗余度小于10%,优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先进能源规划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  项目成果能源站的互联互济优化运行技术,在5%的故障停机概率的条件下,安全可靠性达到97.6%,接近国际领先的美国北卡罗林纳大学的智能微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98%,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3.  项目成果用户侧能源系统需求响应信息模型涵盖了集中式空调系统、电热水器、电动汽车、分散式储能等8类设备及系统,相比与国际的IEC 62746标准更加细化。 

4.  本项目成果基于在线学习的用能侧优化控制策略,以建筑室内用户舒适度为学习对象,实现建筑节能率15%,超过国际先进的谷歌公司开发的智能室温控制器Nest4.7%的节能结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所属领域:

综合能源系统方向:能源互补技术

综合能源服务方向:综合能效服务技术

智慧能源方向:能源互联网

四、成熟度:

中试阶段

五、市场应用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研究成果在上海世博B片区央企总部能源中心试点应用,运行策略调整前后在供冷和供暖季期间,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 9.11%和 8.79%,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赞赏,并逐步推广至全国10家单位应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