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值专利(技术)成果】国网山东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1+3+5”同期线损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日期:2023-08-09 16:32:09      浏览数: 692      来源: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       作者:刘鑫星、吕永喜、杨海荣、张菲菲、费拎恩、王文才、方潇、王春丽 【字体: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1+3+5”同期线损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完成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

  主要完成人:刘鑫星、吕永喜、杨海荣、张菲菲、费拎恩、王文才、方潇、王春丽

 

一、研发背景

目前通常的线路线损分析普遍存在发现存在异常后,无目的的前往现场进行巡查,由于无法明确异常点,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往往存在无法清除异常的情况。国网德州市陵城区供电公司积极直面同期线损管理现状,发挥问题与目标的双导向作用,明确了打造同期线损智能化的工作思路,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推进线损管理深化应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和应用,通过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实现线损精益化管理的有效运转和完善提升。

二、发明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刘鑫星,团队主要技术成员:吕永喜、杨海荣、张菲菲、费拎恩、王文才、王春丽。项目团队成员均属于该公司发展建设部成员,该团队共7人,研究生学位2人,学士学位4人,高级工程师1人。该团队始终坚定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理念,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提质增效、优惠民生、坚强电网”等工作,立足本职,扎实工作,锐意创新,先后授权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发表论文42篇,3篇被EI收录,总结提炼管理创新10项,QC3项,科技项目5项,荣获省级以上奖项35项,德州市科技进步奖3项。

三、成果(专利)简介

本专利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维度的配电线路异常自动识别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同期线损系统现有数据,通过系统档案、模型关系及电量波动情况识别配电线路线损异常原因,定位异常点;生成异常分析报告,并提出整改措施,该项目的开发将每条线路异常分析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5分钟,时间缩短了24倍,有效促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使配电线路线损异常分析有法可依,有的放矢,极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损耗,对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电力行业提质增效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该专利主要利用同期线损系统现有数据,结合配电线路常见异常原因,考虑35千伏、10千伏、0.4千伏三个电压等级维度;涉及母线、配电线路、台区三类设备维度相关数据,最终生成线路异常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具体原理是按配电线路日线损率分为“小于0或大于10%”区间时直接触发I级警告,“大于6%且小于等于10%”区间直接触发II级警告;在“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6%”区间内,按照日电量、周平均线损率波动情况设置Ⅲ级警告。主要分析触发I级警告线路,包括分析线路售电量侧存在反向电量的高压用户在关口配置反向电量模型情况、线路售电量侧高压用户电量近一周电量情况、线路售电量侧台区线损率情况、线路所属母平线损情况,将上述数据与正常情况下该配电线路电量、线损率进行比对,判定异常点。同时将异常点较前一周数据进行比对,归真异常线路真实数据,进一步校核异常点判定的正确性,通过该系统自动生成本市、县公司线路异常分析报告,降低了异常问题分析难度,提高了异常问题判定效率。

四、成果(专利)转化情况介绍

1.2020年8月25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下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推广德州陵城公司线损管理经验持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市公司、县公司对陵城公司线损管理典型经验进行学习;

2.《陵城公司打造“1+3+3”链式管理模式,同期线损连续五个月居“国网百强县”第一名》入选省公司第一批市县一体化管理“走前列、做表率”示范案例;

3.《基于大数据共享理念的同期线损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获得第三十三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4.《以“四化”为核心的供电企业同期线损体系》获得2020年第二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

5.《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低压台区线损治理》获得省公司2019年发展专业“大讲堂”劳动竞赛专业级优秀课程;

6.《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线损治理》获得2020年山东电力企业协会电力创新奖二等奖;

7.《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配电线路线损分析方法》2022年4月12日获发明专利授权;

8.《德州陵城区供电公司连获同期线损“百强县”全国第一名》等多篇新闻被新华社、大众日报刊发。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介绍

根据该专利开发的系统的开发将每条线路异常分析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5分钟,时间缩短了24倍,自系统开发以来,陵城公司解决线路异常305条次,查处违约用电或窃电现象90件,节约成本498万元。综合线损率下降1.58个百分点,降损节能2533万千瓦时,增利1613万元,减少碳排放量1.55万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