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批示:“2016年,全国能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规划战略引领,在能源领域调结构促改革、强基础补短板、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新成绩、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谨向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坚持稳中囚禁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推动化解煤炭等领域过剩落后产能,加快能源领域改革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破解制约清洁能源发展和利用的各种障碍,改善群众用能条件。加强国内油气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发展,逐步提高自主保障能力,深化能源国际合作,推动优势装备走出去,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张高丽副总理批示:“今年以来全国能源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的一年,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变,强化创新驱动,保障能源安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争取取得更大成绩。请转达对同志们的亲切问候!”
一、 国家能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内容
1、“十二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当前的能源形势
能源保障有力。石油储备规模提高到35天,油气主干管道历程增长到11.2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突破60万公里,西电东送能力达到1.4亿千瓦。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分别提高2.6和1.9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例达到35%,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世界的40%左右。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单位GDP能耗下降18.4%,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以上。现役煤炭机组全部实现脱硫,脱硝机组比例达到92%,单位千瓦时供电煤耗下降18克标准煤,煤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其余成绩还包括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和国际深化等方面。
下表是“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成就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5年 |
年均增长 |
一次能源生产量 |
亿吨标准煤 |
31.2 |
36.2 |
3.0% |
其中:煤炭 |
亿吨 |
34.3 |
37.5 |
1.8% |
原油 |
亿吨 |
2 |
2.15 |
1.1% |
天然气 |
亿立方米 |
957.9 |
1346 |
7.0% |
非化石能源 |
亿吨标准煤 |
3.2 |
5.2 |
10.2% |
电力装机规模 |
亿千瓦 |
9.7 |
15.3 |
9.5% |
其中:水电 |
亿千瓦 |
2.2 |
3.2 |
8.1% |
煤电 |
亿千瓦 |
6.6 |
9 |
6.4% |
气电 |
万千瓦 |
2642 |
6603 |
20.1% |
核电 |
万千瓦 |
1082 |
2717 |
20.2% |
风电 |
万千瓦 |
2958 |
13075 |
34.6% |
太阳能发电 |
万千瓦 |
26 |
4318 |
177.0% |
能源消费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36.1 |
43 |
3.6% |
能源消费结构 其中:煤炭 |
% |
69.2 |
64 |
-5.2 |
石油 |
% |
17.4 |
18.1 |
0.7 |
天然气 |
% |
4 |
5.9 |
1.9 |
非化石能源 |
% |
9.4 |
12 |
2.6 |
2、“十三五”期间能源发展的主要趋势
从国家看,主要呈现以下五个趋势:
一是能源供需宽松化。供给端主要是美国页岩油革命,液化天然气技术进一步成熟,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等因素导致供给增加;需求端主要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能源需求增速放缓。
能源格局多极化。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亚太地区成为推动能源增长主力,美洲成为油气增量主要供应地区,西亚地区油气供应一极独大优势弱化。形成西亚、中亚-俄罗斯、非洲、美洲多极发展新格局。
能源结构低碳化。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能源发展主要方向。经合组织成员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已经超过30%,2030年天然气有望成为第一大能源品种。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达到15%,预计2030年超过27%。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核电仍是低碳能源发展方向。
能源系统智能化。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分布式智能供能系统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智慧能源出现雏形。
国际竞争复杂化。能源竞争焦点从传统的资源掌控权、战略通道控制权向定价权、货币结算权、转型变革主导权开展。
从国内看,能源发展呈现以下五个趋势:
能源增速明显回落。能源消费增速预计从“十五”以来的年均9%下降到2.5%左右。
能源结构双重更替加快。我国主体能源由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进程加快。
能源发展动力加快转换。能源发展从资源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能源消费由高耗能产业专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能,现代制造业、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将成为新的用能增长点。
能源供需形态深刻变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分布式供能系统将越来越多的满足用能需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新城镇、新农村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能源国际合作迈向更高水平。国际合作的战略着力点正从能源资源开发和贸易拓展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能源全产业链合作。
3、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传统能源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
二是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多重瓶颈。一是保障性收购政策未有效落实;二是电力系统调峰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弃风、弃水、弃光问题严重;三是鼓励风电和光伏发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加快分布式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天然气消费市场亟需开拓。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网密度低,储气调峰设施严重不足,输配成本偏高。
四是能源清洁替代任务艰巨。主要还是成本问题。
五是能源系统整体效率较低。电力、热力、燃气等不同功能系统集成互补、梯级利用程度不高。
六是跨省区能源资源配置矛盾凸显。能源富集地区大开发势头延续,但是能源消费地区市场空间萎缩,造成对接受区外能源的积极性普遍降低。
七是适应能源转型变革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主要还是价格的形成制度不完善。
4、“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政策取向
一是调整存量、做优增量,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在存量方面,对产能过剩和潜在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期原则上不安排新增项目,大力推进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合理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着力消化存量,优化发展增量。在增量方面,着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鼓励天然气勘探开发投资多元化,加快价格改革,降低成本,扩大消费。超前谋划水电、核电发展,适度加大开工规模,稳步推进风电、太阳能灯可再生能源发展。
二是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加快优质调峰电源建设,积极发展储能,变革调度运行模式。大力推广热、电、冷、气一体化集成供能,加快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
三是更加注重市场规律,积极变革能源供需模式。处理好能源就地平衡与跨区供应的关系,慎重研究论证新增跨区输送通道。高度重视分布式能源发展,大力推广智能化供能和用能方式。
四是更加注重经济效益。逐步降低风电、光伏发电价格水平和补贴标准,通过竞争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五是更加注重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价格调节作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放开电力、天然气竞争性环节价格。推动实施有利于提升清洁能源竞争力的市场交易制度和绿色财税机制。
(2)主要指标
下表是“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
指标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年均增长 |
能源总量 |
一次能源生产量 |
亿吨标准煤 |
36.2 |
40 |
2.0% |
电力装机总量 |
亿千瓦 |
15.3 |
20 |
5.5% |
|
能源消费总量 |
亿吨标准煤 |
43 |
<50 |
<3% |
|
煤炭消费总量 |
亿吨原煤 |
39.6 |
41 |
0.7% |
|
全社会用电量 |
万亿千瓦时 |
5.69 |
6.8-7.2 |
3.6-4.8% |
|
能源安全 |
能源自给率 |
% |
84 |
>80 |
|
能源结构 |
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 |
% |
35 |
39 |
4 |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 |
% |
27 |
31 |
4 |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
% |
12 |
15 |
3 |
|
天然气消费比重 |
% |
5.9 |
10 |
4.1 |
|
煤炭消费比重 |
% |
64 |
58 |
-6 |
|
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 |
% |
49 |
55 |
6 |
|
能源效率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 |
— |
— |
15 |
炼油综合能耗 |
千克标准油/千瓦时 |
65 |
63 |
|
|
煤电机组供电煤耗 |
克标准煤/千瓦时 |
318 |
<310 |
|
|
电网线损率 |
% |
6.64 |
<6.5 |
|
|
能源环保 |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 |
18 |
(3)主要任务
一是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合理控制大型能源基地开发会规模和建设时序,提高就地消纳比例,处理好清洁能源充分笑纳战略与区域间利益平衡的关系。
二是加强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加快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龙头水电站、天然气调峰电站建设,加大既有热电联产机组、燃煤发电机组调峰灵活性改造力度,合理补偿电力调峰成本。
三是提升能源需求响应能力。实施“能效电厂”、“能效储气库”建设工程,逐步完善价格机制。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四是实施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工程。实施终端一体化集成供能工程,因地制宜推广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
五是积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加快智能电网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调度系统建设。
六是节约低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实施“双控”,开展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对高耗煤行业实施节能改造。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2020年气电装机规模达到1.1亿千瓦。实施电能替代,2020年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27%以上。
七是多元发展,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十三五”期间煤炭要淘汰落后产能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严格新项目审批,停缓建在建项目,14个大型煤炭基地生产能力达到全国的95%以上。有序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生产能力达到1300万吨和170亿立方米左右。煤电优化规划建设时序,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清洁高效发展。“十三五”前两年暂缓核准电力盈余省份中除民生热电和扶贫项目之外的新建自用煤电项目,采取有力措施使煤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合理水平。新增投产控制在2亿千瓦以内,其中续建项目1.9亿千瓦,新开工项目1000万千瓦。后三年力争关停2000万千瓦(包括不符合环保,能效要求且不实施改造的30万千瓦一下,运行满20年以上纯冷凝机组、25年以上的抽凝热电机组),煤电装机控制在11亿千瓦以内。2020年煤电机组供电煤耗控制在310g/kwh以下,新建机组控制在300g以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浓度不高于每立方米35毫克、50毫克和10毫克。超低排放改造4.2亿千瓦,节能改造3.4亿千瓦。非化石能源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常规水电要在深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前提下,科学安排雅砻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时序,深入论证西南水电接续基地建设。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达到3.4亿千瓦,“十三五”新开工规模6000万千瓦以上。雅砻江要重点开工建设牙根一级,孟底沟,卡拉项目,加快推进牙根二级、楞古等项目。风电要调整优化风电开发布局,逐步由“三北”地区为主转向中东部地区为主,大力发展分散式风电,积极开发海上风电。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1亿千瓦以上,上网电价与煤电基本相当。太阳能要优化开发布局,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2020年太阳能发电规模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6000万千瓦以上。生物质能及其他方面要积极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固体成型燃料,推动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合理布局垃圾发电。有序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耦合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2020奶奶生物质发电规模达到1500万千瓦。石油要加强勘探开发,促进增储稳产。“十三五”期间要新增探明储量50亿吨左右,年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要加强页岩气勘探开发,推进重庆涪陵、四川长宁—威远、云南昭通、陕西延安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2020年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700亿立方米,页岩气产量达到300亿立方米。电网建设要积极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外送通道建设,有限解决云南、四川弃水和东北地区窝电问题。其中跨省区外送店通道建设中提到了四川水电外送通道建设。油气管网2020年,原油成品油管道总里程分别达到3.2万和3.3万公里,年输油能力分别达到6.5亿和3亿吨;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干线年输气能力超过400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气跨境跨区干线管道建设中提到了川气东送二线建设。储备应急设施全面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和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工程。加大储气库建设力度,加快建设沿海LNG和城市储气调峰设施。2020年,石油储备总规模达到100天净进口量水平,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达到天然气消费量5%左右。
八是创新驱动,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其中在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推广应用中提到了生物柴油。在示范试验中提到了非粮燃料乙醇,生物质集中高效热电联产。在集中攻关中提到了生物航空燃油。在重大示范工程新能源中提到生物质能梯级利用多联产。
九是推动能源体制革命。在完善现代能源市场中提到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培育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立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推进能源价格改革中提到放开电力、油气等竞争性环节价格,研究建立有效约束电网和油气管网单位投资和成本的输配价格机制,实施峰谷分时价格、季节价格、可中断负荷价格、两部制价格等制度。研究建立有利于激励降低成本的财政补贴和电价机制,逐步实现风电、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中提到加快建立相对独立、运行规范的电力交易机构,有序放开除公益性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和配电增量业务,鼓励以混合所有制方式发展配电业务,严格规范和多途径培育售电市场主体。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力市场,实现电网公平接入,完善鼓励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和能源微网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
三、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同志讲话要点
1、我国能源发展的三个阶段性特点
一是能源消费增速减速换挡。“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3.6%,其中前三年5%,后两年分别为2.1%和0.9%,今年预计在1.4%左右,减速换挡趋势明显。
二是能源结构优化。“十二五”期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5.2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4.5个百分点。预计2016年,煤炭消费占比将快速下滑2.2个百分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快速提高1.7个百分点。
三是增长动力持续转换。新兴产业、三产和居民用能逐步成为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力量。
2、2016年国内外能源发展呈现的新动态、新苗头
一是国际石油市场供需平衡加速,预计2020年恢复供需平衡;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低位波动回升。近期OPEC国家和非OPEC产油国已经达成联合减产协议,国际油价已突破50美元,今后走势难料;三是我国能源消费增速低位企稳;四是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回升,预计今年同比增长达到5%;五是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环渤海动力煤指数11月初冲高至607元/吨,目前小幅回落到594元/吨。
3、2017年国内外能源走势展望
一是国际石油市场有望实现再平衡,预计明年每日供应增量小于需求增量30万桶,但是石油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将对油价上涨起到一定的平抑作用;二是我国能源消费仍将保持低速增长;三是用电需求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预计明年用电增速可能回落;四是煤炭需求下滑,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尚未改变,未来三至五年去产能仍将是煤炭行业发展主线;五是区域性、阶段性的弃水、弃风、弃光问题将更加突出;六是煤电企业面临全行业亏损风险。明年煤电装机利用小时数可能将至4100小时左右,同时煤炭价格将回到合理区间。
4、“十三五”能源发展的方向原则—六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二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方向不动摇,努力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三是坚持节能优先不动摇。四是坚持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不动摇。煤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不能简单搞“去煤化”。五是坚持立足国内不动摇。我国的油气企业,特别是央企,要在国内勘探开发上多花精力,多投财力,确保石油增储稳产和天然气国内供应再上新台阶。六是坚持创新开放不动摇。
5、“十三五”能源发展的重点问题
一是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可以控制在48-50亿吨标准煤之间,“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8%左右。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实施煤炭减量替代,在终端消费领域实施“电代煤”“气代煤”,因地制宜利用余热余能、风能、太阳能替代分散燃煤锅炉。
二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当前能源供应出现阶段性宽松,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效率低的问题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煤炭成过剩,三北低于“弃风弃光”严重,西南地区水电消纳南,煤电小时数下降,有些问题在2017年还会加剧。(解决方案在前文已述)
三是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要增强国内供应,与新疆接壤的好几个国家生产油气,不少专家估计,新疆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有很大空间,四川、重庆的页岩气储量也不少。推广应用生物质液体燃料。
四是着力调整能源结构。(具体数字在“十三五”主要发展目标表中以述)在谈到拓展天然气消费市场时特别提到加快发展燃气机组。
五是着力优化能源发展布局。将风电和光伏布局向东中部转移,以分布式开发和就地消纳为主。2020年东部沿海核电带预计装机规模达到5800万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
6、 2017年能源发展改革的重点工作
努尔局长提出要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有一些和公司业务关系不大的就没有列进去),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高度关注、反复强调的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等重点任务。
一是优化能源供给结构。2017年预计能源生产总量36.7亿吨标准煤,煤炭产量36.5亿吨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1700亿立方米左右,力争新开工水电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力争新开工核电装机规模1000万千瓦。
2017年预计煤电装机规模达9.5亿千瓦,2020年规划装机11亿千瓦以内,新增空间越来越小。预计2017年利用小时数在4100小时左右。努尔局长强调如果控制不好,煤电极有可能重蹈煤炭的覆辙。目前拿到路条的项目有1.8亿千瓦,要严格执行审批,禁止违规建设项目。
在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中提到要加快雅砻江等大型水电基地建设。在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中提到要加强金中、滇西北、川电外送三通道等西南水电外送重大工程建设。在谈到可再生能源补贴时特别强调要建立可再生能源补贴的退坡机制问题,现在每年可再生能源补贴高达二三百亿,这么大的规模在全世界绝无仅有,靠补贴的行业是永远长不大的。
二是转变能源消费方式。要推动完善峰谷电价机制,进一步降低用电低谷期电价,鼓励用户在低谷期使用电力储能蓄热。要加快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城际告诉公路快充网络,预计全年建成充电桩90万个。
三是积极推动能源技术装备升级。在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中特别提到集中攻关生物液体燃料等一批先进前沿技术。并提到加强能源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在核电、“互联网+”智慧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能源安全生产、太阳能发电、分布式电源、储能等重点领域抓紧制修订一批标准。
四是高度重视能源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在加强电力安全监管中提出要坚持底线思维,着力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五是深入实施能源惠民利民工程。在积极推进光伏扶贫工程中提到初步考虑下达扶贫规模约800万千瓦,优先支持村级扶贫电站建设,村级电站在落实资金和电网接入条件基础上,原则上不限制规模。
四、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主要内容
初以上提到的内容外重点内容还有:2017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0%以上。燃煤电厂平均供电煤耗314g/kwh,同比减少1g。
对中发【2015】9号文件颁布实施后核准的煤电机组,原则上不再安排发电计划,不再执行上网标杆电价,投产后一律纳入市场化交易,由市场决定价格。
在稳步发展风电中提出有序推动京津冀周边、金沙江河谷和雅砻江河谷风光水互补等风电基地规划建设工作。
在积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能中提出推进生物天然气产业化示范,抓好黑龙江垦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示范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