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能源技术创新,挖掘燃煤机组调峰潜力,提升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全面提高系统调峰和新能源消纳能力,2016年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下达火电灵活性改造试点项目的通知,自此,拉开了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序幕。目前国内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灵活性提升路线主要包括电蓄热锅炉调峰技术、切除低压缸技术、主再蒸汽减温减压供热技术、抽汽熔盐储热技术等。其中,电蓄热调峰技术可实现机组“零出力”运行,其它调峰技术可使机组最小技术出力达30%~35%,部分机组可达20%~25%额定容量。截止2023年,有40座火电厂采用了电蓄热锅炉技术路线进行了灵活性改造,电蓄热锅炉总容量为7790MW,达到国内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改造三分天下,有效缓解了调峰限制新能源发电问题。
随着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熔盐储热、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的发展,火电机组抽汽蓄能熔盐储热技术方兴未艾,该技术对供热和纯凝机组均可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灵活性大幅提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等文件中均提出要探索和推广火电机组抽汽蓄能熔盐储热灵活性改造技术,未来火电厂抽汽蓄能熔盐储热灵活性改造市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