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2021年工作和2022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2022年8月3日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2021年工作

2021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在民政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秉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坚持“研究、咨询、交流、服务”的定位,改革创新学术活动、智库服务,打造特色科普品牌活动,提质升级会员管理和服务,团结能源领域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在服务能源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发挥研究会党委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

1. 健全落实党委工作制度。研究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2021年3月完成党委换届,成立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党委。设立了党建专责部门。修订完成《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委工作规则》。定期召开党委会,前置审议“三重一大”等决策事项,对研究会的重要业务活动、大额经费开支等进行审议把关。

2. 加强党委学习。持之以恒加强政治学习,发挥研究会党委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党委适时安排学习,各位党委委员结合自己的工作,谈学习体会,提出工作意见建议。党委组织研究会各分支机构和直属机构在线收看“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直播,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3.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根据中国科协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安排,研究会成立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结合业务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4月14日,研究会组织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辅导报告会; 6月16日,赴西柏坡实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在赶考大讲堂,党委书记围绕“学史明理,奋力开创能源研究会工作新局面”为题,讲授了专题党课。在全国科普日和“双碳”战略一周年之际,研究会携手会员企业走进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举办庆祝建党百年科普教育活动。

4. 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人才成长。研究会党委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精神,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遴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评选等活动;关心和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发展,开展了“青年女科学家奖和未来女科学家计划”提名工作。

5.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研究会党委加强对刊物、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官网、微信公众号、会刊《能源研究通讯》均设有“党建强会”专栏,专栏重点报道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或研究会党建工作。

(二)坚持学术立会,实现创新赋能

1. 构建科技前瞻研判体系。积极向中国科协推荐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研究会推荐的“如何开发大规模低能耗液氢技术和长距离绿氢储运技术”和“如何攻克漂浮式海上风电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难题”入选中国科协十大产业技术问题;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联合推荐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路径优化和稳定机理是什么”入选中国科协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与中国核学会联合推荐的“如何制造桌面级的微小型反应堆电池”入选中国科协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2. 积极建言献策。完成了中国科协、司法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正案(草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送审稿)》、《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征求意见稿)》、《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体制机制》征求意见稿的回复工作,针对被征询的意见稿研究会分别提出了建议。组织专家参加了国家能源局召开的2021年一季度和上半年能源形势分析会商会议;向国家能源局提交2021年上半年能源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能源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22年能源工作思路会商会议材料、《能源安全保供制度和机制有关问题书面调研》等相关政策措施建议。协助国家能源局电力安全监管司编制《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修订《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指导意见》《电力安全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修编《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导则(试行)》等4 个行业导则,获得国家能源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并收到感谢信。

3. 加强课题研究。2021年研究会承担课题32项,结题完成12项,包括:中央财经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委托的“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问题研究”等课题4项;中国科协委托的科协“十大”代表调研——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我国能源革命路径研究等课题5项:地方政府、企业等其他机构委托的“北海市加快能源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等课题3项。“科创中国”综合能源产业科技服务团等20项课题正在进行中。

4. 聚焦“双碳”目标,服务党和政府决策。6月23日,史玉波理事长和孙正运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向中国科协领导作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在“双碳”目标下的相关工作汇报。7月2日,科协组织召开“3060”典型行业研讨会,交流典型行业碳达峰实现路径与对策问题,史玉波理事长、孙正运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出席会议。

2021年,研究会向中国科协申请并承接了“科创中国”综合(智慧)能源产业科技服务团工作。服务团以服务站为平台支撑,组织能源科技工作者,深入地方走访调研,服务企业37家,梳理出高质量服务需求50项,综合(智慧)能源创新成果50余项,汇聚能源领域专家100余名。

2021年底,受中国科协委托,研究会作为牵头学会负责 “第4期全国学会理事长沙龙” (2022年1月7日召开) 的组织筹备工作,沙龙主题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中国科协领导及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等其他学会的理事长和中国科协各部门负责人出席。

5. 积极开展咨询服务、科技评价。研究会组织专家考察、调研、评估湖北荆门“百万千瓦级水风光一体化重大基地项目”,认为该项目符合国家与湖北省能源低碳发展建议。目前该基地建设项目已报备国家能源局,并由湖北省能源局牵头推进。2021年,研究会完成《园区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运行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等10项科技成果评价鉴定。

6. 稳步推进团体标准建设。团体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2021年研究会完成《工业用改性甲醇燃料团体标准》等4项团体标准的审查立项。

(三)坚持开放兴会,构建智汇平台

1. 搭建多元学术交流平台。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年会至今已举办四届,每届参会人数均在千人左右,会议质量高,赢得了能源科技工作者的信赖,逐渐成为研究会的品牌会议。因疫情原因,2021年学术年会延期至2022年4月举办。

打造高端论坛品牌。聚焦“双碳”战略,分别主办和承办了中国核能发展大会、综合能源产业峰会、第十届国际储能峰会、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中国科协第二十三届年会天津分会场-中新生态城智慧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设论坛、第十七届中国分布式能源国际论坛、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沙龙等会议活动,针对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光伏风电发展等领域,研究会组织召开“中国能源高端论坛—储能安全”专题研讨会、光伏以及风电领袖峰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建设“中国电力圆桌”论坛品牌。举办了“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主题的“中国电力圆桌”年中会议,围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性、特征、面临的问题以及实现路径等展开了讨论。

2. 规范会员管理,精准会员服务。2021年,研究会积极完善会员服务工作体系,细化会员服务内容,实现会员信息管理数字化,官网改版增设“服务”板块,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和吸引力。2021年,研究会新增单位会员82家,其中常务理事单位20家,理事单位10家,单位会员52家,单位会员总数达到410家;个人会员新增1767人,个人会员总数达到4952人。

3. 打造科技奖励品牌。2021年,能源创新奖评选累计收到能源学术、管理、技术创新奖的申报项目365项,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奖的申报候选人145人,共评选出能源学术创新奖、管理创新奖和技术创新奖105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53项。评选出优秀青年能源科技工作者45名。同时,中国能源研究会积极提名“两院”院士、光华工程科技奖候选人。

4. 加强学会刊物建设。2021年,重点编发《中国能源年鉴2021》《中国能源研究会2020年报》;编辑、出版《中外能源》杂志,印发《能源研究参考》《能源研究通讯》等内刊。发布了《能效2020》中文版报告、《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1》《中国分布式能源发展研究报告2021》等各类专业报告。

(四)推动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

1. 创新科普表达和传播方式,开展品牌科普活动。党建与科普工作深度结合。以党建带动科普,以党建促进科普。9月17日,在2021全国科普日期间,走进华北电力大学,开展“党建强会、能源科普入校园”活动。9月22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战略一周年之际,走进西安交通大学,举办“我与‘双碳’”系列活动。研究会组织企业会员代表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提升节能意识和节能能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节能低碳的社会氛围。

2. 突出价值引领,深入推进科普供给侧改革。推介宣传《煤炭科普手册》《电力科普手册》《话说低碳生活》《储能》等能源知识科普读本。在授牌的35家能源科普教育基地,组织专题和现场宣传活动。2021年,研究会新授牌7家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并推荐磨豆山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台山能源科普教育基地、阳江科普能源教育基地3家单位申报全国科普基地。

(五)坚持依章治会,提升自身能力和治理水平

1. 完善学会内部治理。按程序组织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和学会负责人;选举产生第一届监事会、监事长。进一步优化完善秘书处各项职能,调整机构设置,增设人力资源部、党建工作部和科普工作部的3个办事机构,将节能减排中心、电力安全与应急技术中心、城乡电力(农电)发展中心、能源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中心、配售电研究中心等作为秘书处直属部门管理,重新聘任各中心负责人,成立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并对各中心的运行管理做了进一步规范。

2. 推进专委会换届和新专委会成立工作。2021年,能源系统工程、节能与企业管理、能效与投资评估、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储能、电能技术7个专业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同时,研究会顺应国家能源发展形势和需要,夯实助力“双碳”目标的组织架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研究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规定,先后成立了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能源数字经济、信息通信、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综合能源服务、新型电力系统、绿色供应链7个专业委员会和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并积极探索和开拓能源新领域,筹备组建有关分支机构。

3. 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经济和能源信息,发布各类活动消息。2021年共发布信息1260条,其中党政要闻206条、能源要闻120条、学会动态74条、通知公告169条,数据报告40条、政策解读81条、专家观点115条、科普图文207条。浏览量总数达245308次,阅读人数173792人,分享次数17065次,分享人数12893人,收藏次数1903次,收藏人数1743人。

4.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2021年,新制订《中国能源研究会监事会工作办法(试行)》,完成修订《中国能源研究会章程》《中国能源研究会会费收支管理办法》《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委会会议制度(修改稿)》等8项规章制度。

5. 严格按制度办事、抓好制度落实。认真执行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理事长办公会、秘书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和各项会议制度,对会议决议实行跟踪督办制度。严格履行秘书长、秘书处的日常运行管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分支机构的依法依规依章规范运行主体责任。

6、2021年,研究会按时按质完成中国科协财务统计工作和民政部2020年度社会组织年检工作;获得了“中国科协2021年度重大科技问题难题优秀推荐单位”“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撰稿人”“2020年度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紧密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以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目标,团结引领能源科技工作者,以更广阔的视野和系统的思维科学谋划全年工作。

(一)党建引领,促进学会发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线,统筹谋划研究会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委在研究会建设中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进一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委工作制度,加强纪检监督力度,开展党建强会特色活动,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以党建促会建,全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学会。

(二)汇智聚力,建言献策,切实发挥智库作用

1. 打造有研究会特色的高端科技创新智库。加强能源重大战略决策咨询研究,更好的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广大能源企业科学决策。研究课题和咨询项目名单详细见附表一。

2. 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建言献策。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织相关专家,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业进行深入研究,聚焦建设能源强国,围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开展有关研究及国际交流合作,找出制约各领域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命脉,形成政策建议报告。

3. 征集重大科技难题问题,前瞻研判科技发展趋势。中国能源研究会积极参与中国科协高端智库咨询服务,2022年将继续面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征集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工程技术难题,进行遴选和评议后,上报中国科协。

4. 坚持创新,努力建设促进能源领域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根据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三年工作计划(2021-2023),依靠“科创中国”平台,开展一系列工作。

5. 积极发挥科技社团作用,组织开展科技成果的第三方评估鉴定工作。发挥研究会丰富的专家资源优势,组建评估专家组,积极开展第三方科技评估鉴定工作。

(三)打造学术交流品牌,提高重点学术活动的影响力。

2022年,研究会将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年会、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详细活动见附表二。

(四)进一步做好能源科普工作,努力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加强研究会科普团队建设,申报1至2名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牵头组建3至5支能源特色科普团队,力争2022年底科学传播专家团队达70余位,志愿者队伍达400余人。 设立不少于5个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加强对已授牌基地的服务和管理。持续开展具有研究会特色的科学传播活动,开展“能源科普大讲堂”“能源科普入校园”等活动,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

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传播科学知识;编写能源知识科普读本;汇编《2022能源创新奖-节能降碳项目》手册;探索与“科普中国”“科普典赞”等平台合作,不断扩大研究会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五)积极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积极融入国际能源创新网络,努力拓宽对外能源科技交流合作渠道,扩大能源“朋友圈”,支持能源科技工作者参与有关国际能源组织事务,推介科学家担任国际组织领导职务,积极推进在我国境内设立能源国际组织和召开世界范围或国际性的能源会议、论坛和展览活动。

1.积极争取中国科协和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支持,推动在中国设立“全球储能技术联盟”(暂定名)总部的工作,进一步扩大研究会在储能领域的影响和地位。

2.做好中国科协联合国咨商清洁能源专业委员会成立后有关储能和智慧能源专家组的建设,为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提供国际舞台。

(六)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

1. 加强智库能力建设。团结组织一批专业的、稳定的、致力于能源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作为研究的依托力量。团结组织一批权威的、高水平的专家院士,作为研究的智力支撑。团结组织一批先进的、创新型的能源龙头企业,作为研究的企业载体。探索建立中国能源研究会创新型企业联系单位。

2. 努力做好会员服务。努力团结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和能源企事业单位,加强网上服务会员的能力,以品牌凝聚能源科技人才,以服务温暖科技工作者的心,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创新舞台拓展创造空间。向会员提供《中国能源研究会年报》,定期赠阅《能源研究通讯》《能源研究参考》等期刊以及各类行业咨询报告。积极为会员提供能源创新奖评奖、团标、咨询、科技成果评价、课题研究等服务。积极举荐会员中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优秀单位申报各类国家奖项和评选。

3.大力发展会员。加强组织领导,将发展会员作为重要工作推进。建立考核机制,指导各分支机构、直属机构制定会员发展计划,积极主动发展会员。探索与能源高校、省市协会、能源研究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吸纳广大能源科技工作者和学生入会。加强与能源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联系沟通,大力发展团体会员。注重“发展”和“服务”相结合,细化会员服务,更好发挥会员作用,让会员有归宿感、成就感,把中国能源研究会建成真正的“能源科技工作者之家”。

4.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继续修订完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好机构、管好负责人、管好资金、管好资产、管好印章、管好各项工作,确保研究会各项工作严格依法依规依章。拟对《中国能源研究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咨询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等项规定作进一步修订。

5. 加强研究会及各所属机构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建设,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严格按规定设立分支(代表)机构,严格规范分支(代表)机构行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研究会各项制度和规则,严格履行各级领导工作责任,严格落实依法依规依章规范运行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确保研究会高效运转、规范运行。



附件二:


 

三、2021年财务工作及2022年财务收支预算

2021年3月,中国能源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成立。在中国科协、民政部等有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研究会党委、理事会和监事会的正确领导和监督以及广大个人会员和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研究会经费收入稳定提高。同时,研究会通过规范管理,增收节支,为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2021年财务管理工作

2021年,在第八届理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领导下,研究会对财务规范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防范财务管理风险,分别从会员管理服务与会费收取、财务收支管理、分支机构管理以及研究会业务活动等方面对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促进了本会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2021年,研究会财务工作按中国科协和有关财务管理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所有报表按时、准确、齐全上报,按有关规定交接、审计且账目单据报表齐全、保管妥善,获科协系统统计调查工作优秀单位。各项业务活动开支均有预算、安排,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管理,确保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二)2021年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

2022年,研究会委托中维会计师事务所对研究会2021年度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收支情况等进行审计,并出具了中国能源研究会2021年度审计报告。有关情况如下:

1、 2021年1月至12月,研究会收入总计1872.31万元,其中会费收入548.98万元,提供服务(包括课题研究与项目咨询、出版、会议、培训等)收入1265.46 万元,政府补助(中国科协人员经费补助)收入26.98万元,其他(利息)收入30.89万元。

2、 2021年1 月至 12月,研究会支出总计1630.58万元,其中业务活动支出1559.03万元,管理费用支出53.02万元,其他(所得税等)支出18.53万元;

3、 截至2021年底,研究会资产总额 2442.37万元,其中货币资金2152.85万元,应收款165.71万元,待摊费用86.33万元,对《中外能源》杂志社长期股权(100%)投资3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7.48万元。

4、 截至2021年底,研究会负债总额874.46万元,其中流动负债874.46万元(含其他应付款2.4万元,预收账款832.83万元,应交税金39.23万元),长期负债0元,受托代理负债0元。

5、 截至2021年底,研究会净资产总额为1567.9万元,其中限定性净资产0元,非限定性净资产1567.9万元。

三、2022年的财务收支预算

1、 收入预计:约 2150万元。

1) 承接研究课题与项目经费:约1500万元(将根据项目实际争取情况最终确定);

2) 会费:约600万元;

3) 中国科协在编人员经费补助:约27万元;

4) 利息等:约23万元。

2、 支出预计:约1970万元。

1) 课题研究咨询及项目:约1200万元(含2022年以前承接需继续支出的项目经费);

2) 举办重大学术活动:90万元

  • 2021年会:33万元(因疫情影响延期至2022年召开)

  • 2022年会:47万元

  • 举办高端研讨会和专题论坛等活动:10万元

3) 2022年度“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奖项评审:40万元;

4) 期刊编辑出版发行与资料编撰印制:78万元;

  • 《能源研究参考》:23万元

  • 《能源研究通讯》:22万元

  • 《2021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年报》及大事记:10万元

  • 《中国能源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册》及《40年大事记》:23万元

5) 党建活动:3万元;

6) 科普活动:15万元;

7) 团体标准制订发布:3万元;

8) 热点难点问题及有关部门部署的专项调研等:5万元;

9)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30万元;

10)     人才、项目举荐专家评审:5万元;

11)     网站、微信号等信息化建设与维护:15万元;

12)     召开理事会、分支机构等工作会议:5万元;

13)     秘书处办公用房租金:160万;

14)     律师事务所常年法律顾问(律师)费:5万元;

15)     专职工作人员经费(含五险一金等):110万元;

16)     日常办公及管理(审计、保险和保障、工会等)经费:35万元;

17)     差旅费:10万元;

18)     各分支机构举办活动及日常办公经费等:160万元。

 

2022年,研究会将进一步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提升标准化水平,完善财务管理与服务体系,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财务管理与服务工作,努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继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财务收支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提升精益化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完善内控制度,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进业务创收节支考核,提升自主经营能力,为研究会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财务保障。

中国能源研究会2021年工作和2022年工作安排的报告(2022年8月3日第八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一、2021年工作2021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在民政部、中国科协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会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聚焦主责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