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中国能源研究会在京举行中国能源高端论坛——天然气供应保障专题研讨会。中石油规划总院油气管道所所长杨建红在会上作了题为“天然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建议”的主题发言。杨建红预测,2018年我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同比增量190亿,增幅16.3%,日均增长达到1.05,远远超出预期。增长的因素有:城镇居民自然增长,鼓励农村气化带来的增长,居民煤改气,带动了城市煤改气,然后又带动工业煤改气,蓝天行动工程,天然气发电增长。预计全年增长将超过300亿,很可能达到350亿。
天然气市场最大的矛盾就是市场开发进展与资源供给形势二者的节奏不协调。天然气采用储销贸环节中缺了一个管的环节,实际上天然气系统跟油的系统不一样,天然气除了量的平衡还有管的平衡,天然气这个系统更注重管,特别是冬季紧张的时候,如果没有很好的衔接机制,石油公司和下游公司都自顾自,就会出问题。大家对管不太重视,实际上做好协调,提前把非重要的用户压一压,就不会出现那么大的问题。这是第一。
第二,全年逐月天然气消费“U”字型特征明显,而且这个特征将长期存在。所谓的紧张也好,气荒也好,不得不上调峰设施,这是不可回避的。
第三是南北地区天然气供需不平衡,这是肯定的,紧张的就是北方,而且就是集中在长江以北。LNG布局重点也应该在北方。还有勘探开发的不平衡,有些不充分是指占而不开、占而不扩,有的已经拿到储量了也不开发。
第四是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LNG接收站夏天要放开,明知道今年比较紧张,就要鼓励夏天卸货。LNG的作用不仅满足基本负荷,还可以调峰。地下储气库的作用比LNG更需要。
第五是天然气供应价格与可承受气价之间的偏离。建议以后不要把民生问题跟定价连接起来,我建议按照市场价值规律,放开天然气的市场价格。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可以给与适当的补贴,这样就让弱势群体享受到实际的益处。企业已经纳了税,还要降低供应价格,这是不合理的。
最后我认为天然气资源开采最大的问题,就是国产气创新机制。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投资,一方气六七块钱,30亿投资200多亿方。问题是垫底气,要垫六七十亿方气,每方气两块钱,就要一百多亿。应该先让国家投,国家把这个钱当作资本投资,资金流慢慢回收,国家也成为一个参股方。我感觉关键是要把垫底气解决好。另外是推广盐穴地下储气库技术,要引导“小而快”储气库建设,让社会资本进入,不要一搞就是十亿二十亿,可以先搞两亿、三亿,引导他去投资,小储气库建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另外还得在初期给储气库创造盈利空间,没有盈利空间他肯定不干。
再次强调,大家老是忽视天然气系统的管理环节,从规划、建设、运行,政府最起码对天然气的经营者,包括建设和运行,都应该进行管理。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