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路勇 叶莉 张琳 万象 张建国 黄静 唐少华 李昱 魏永鸿
中国华电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一、前言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是国务院批准组建的国内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在黔控股企业。公司现有下属企业20余家,资产规模600多亿元,发电装机容量1552万千瓦。公司探索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三全”监督体系,创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部署要求在企业落实落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实施背景
(一)构建“三全”监督体系,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迫切需要。要求各地积极探索治理模式,使‘数据铁笼’成为管住‘任性’权力、整治‘微腐败’的利器。公司提出“三全”监督理念并开展探索实践,是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有效保障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国有企业全面贯彻落实的迫切需要。
(二)构建“三全”监督体系,是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的战略定位、发展方向、经营业绩,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若不加强监督管控,一旦决策违纪违法、失误错误,后果不堪设想。公司着力构建“三全”监督体系,正是不断强化监督功能,保障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
(三)构建“三全”监督体系,是提高企业监督效能的现实需要。当前国有企业在强化党内监督、整合监督力量方面,仍然存在监督主体与客体责权利匹配度不够、监督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制约、监督工作涵盖范围存在盲点等问题,如何开展重点领域监督、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等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国有企业保值增值,是新时代国有企业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应担之责,也是企业全面加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
“三全”监督
三、内涵和做法
(一)内涵
公司“三全”监督体系是以完善监督功能、提高监督实效为立足点和着力点,以强化监督措施、落实主体责任、打造监督平台为手段和路径,推动实现“监督时间全天候、监督空间全方位、监督对象全覆盖”的监督体系。这一体系基于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和目前面临的监督工作实际问题,致力于从政治监督、日常监督、长效监督上探索创新、实现突破,通过立体化、多元化、多角度、全时段的监督体系构建,着力破解当前监督体系“大而不全、精准度不高、监督手段单一、八小时外监督缺失”等问题,持续提升公司整体监督效能,为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
(二)具体做法
1.在持续抓好“八小时内”监督的同时,探索拓展“八小时外”监督渠道,搭建“全天候”监督体系。从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看,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生于“八小时外”,且逐年递增,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已成为当前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难点和痛点。公司党委结合实际,着力补“八小时外”监督短板,探索构建领导干部家属监督网络,多措并举实施“八小时外”监督,实现24小时监督“全天候”覆盖。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家属通讯录,促进监督沟通联系;在专属APP中开设专门监督通道、开展家属反腐宣教,在线下开展问卷调研、廉洁联谊等“家企共建”活动;以“线上+线下”模式,引导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净化生活圈、朋友圈、交际圈,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引导干部家属增强“贤内助”意识,当好“家庭纪委书记”,共同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2021年至今,公司系统组织开展廉洁家访、家属座谈等活动110场次,945名家属参与了“家企共建”活动。
2.以深化制度刚性执行为抓手,搭建“全方位”监督体系。一是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用好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执纪问责“三把利剑”,创新开展燃煤采购、新能源建设等重点领域特派监督员制度,对企业党的建设、选人用人、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资产处置等工作全方位“体检”,并将发现的问题作为监督的重要来源线索,精准实施监督,从严执纪问责,切实发挥震慑、遏制、治本的作用。二是做实同级之间的监督。坚持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督促推动同级党委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在本单位落到实处;强化日常监督,抓好领导班子成员在“三重一大”执行、“一岗双责”落实等方面的监督,督促推动同级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2021年至今,公司纪委向同级党委执行“第一议题”制度等情况检查达24项次,发出监督建议书2份,纪委书记开展与其他班子成员廉洁谈心谈话24人次。三是创新自下而上的监督。整合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力量,探索建立党风廉政监督员工作机制,明确党风廉政监督员条件、权利、职责等,构建网格化党风廉政监督工作格局;推进党务公开、企务公开,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畅通职工群众建言献策和信访举报的监督渠道,使监督无处不在。
3.以“三个关键”监督为重点,以全员监督为对象,搭建“全覆盖”监督体系。一是在关键少数监督上动“真功”。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制定《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量化任务清单》,形成对公司班子成员监督责任清单5份,细化监督内容103项,切实把监督的责任要求做实做细。二是在关键岗位监督上下“苦功”。围绕人、财、物等部门的关键人员,通过健全完善制度,强化制度刚性执行,并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人防与技防深度融合,最大限度降低廉洁风险。三是在关键领域监督上使“实功”。围绕干部人事、招标采购、燃料管理、资产处置、工程建设、财务管理等领域,通过深入分析廉洁风险点,提出预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有效将专责部门、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力量聚合,让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在国企关键领域中的监督作用发挥到最大。
4.打造“三全”监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筑牢业务监督、职能监督、执纪监督“三道防线”。在“三全”监督体系理念的指引下,为实现理论成果转化,数字赋能监督,2020年,公司启动了“三全”监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研发。平台以“事前、事中、事后”横向监督+“业务、职能、执纪”纵向监督+辅助办公于一体的定位进行开发,界面清晰、层级清楚。用户通过平台登录入口登录后进入管理界面,根据工作需要自行访问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三大主要功能模块,并按职责权限查询、访问三大模块下的若干子模块。平台预警、提醒、推送、信息批量导入导出、报表生成、浏览记录等基本功能一应俱全,并能根据需要实现关联业务系统数据获取,便于项目全周期管理、后期查询、追溯和评价结果应用,同时针对性的印发了管理实施办法和推广方案,为平台平稳运行保价护航。平台自2020年建设投运以来,运行效果良好,监督效能凸显。
四、取得的成效
自“三全”监督体系推广应用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政治生态更加清明。通过问卷调查,职工群众对政治生态满意度高达99%。系统干部职工合规经营、依规治企的意识普遍增强,主动发现问题、改正问题的政治自觉有效提升。二是廉洁风险防控全面提升。以“三全”监督体系推广实施为契机,围绕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开展廉洁风险查找、分析、防范,编制形成《重点领域廉洁风险等级警示单》,实现了廉洁风险的常态化管控,企业依法治企、合规经营水平得到持续提升。三是廉洁意识明显增强。在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形成震慑的同时,积极挖掘员工身边自觉抵制各种微腐行为的故事,编印成下发《“三清”小故事集》两期,并组织开展现场宣讲,提升干部职工的廉洁意识,营造了“干部清正、企业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氛围。四是“三道防线”得到巩固。在“三全”监督体系构建过程中,始终把业务监督挺在前面、把职能监督贯穿始终、执纪监督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形成了职责分明、衔接紧密、协同高效的立体监督格局。仅2020至2021年围绕发现的火电厂燃煤供应商掺杂使假问题,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并积极采取措施堵住风险漏洞,就助力公司5家火电企业同比减亏6.7亿元,切实把监督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五、结语
“三全”监督体系的构建,是公司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时代监督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开展的创新举措。这一探索实践经验的理论文章《构建“三全”监督体系 持续提升监督效能》,于2022年1月在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杂志上刊发,且理论成果获中国华电集团公司、贵州省电力行业协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2022年8月,公司“三全”监督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V1.0)。平台的建成投运,将为全国国有企业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