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嘉陵供电分公司
主要完成人:韩佳晓、邓镓卓、马江、钟桦、孔静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现服务生产经营不偏向,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基层组织的首要任务,把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揉”在一起抓,推动其双向融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积极搭建推动经营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思路并轨、机制融合等方式,探索出以“党建赋能”工程为主线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并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关键词】党建赋能;党建+;双向融合;生产力
一、研究背景
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委始终围绕“旗帜领航”总航向,结合嘉陵地方特色和党委全新成立的实际,立足组织机构完善、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基础提升三个行动,全面夯实基础工作,同时公司党委把思想引领,党建赋能作为公司发展和员工思想凝聚作为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经过5年的不断提升,在夯实工作基础的同时,如何抓住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双融双促,全面提升公司党员职工的韧性和血性,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进位争先,是新时代电力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课题。
(一)推动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合是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的基层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指出“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和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作为基层供电企业如何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推动公司向好发展是首要任务。公司党委以党建同业务双向融合作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基层实践,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实际行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推动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合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成效的试金石。2020年6月,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推动改革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同年9月,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进行动员部署。作为基层党组织,发挥党建优势,推动双向融合。是公司提供优质服务,抓好能源保供,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组织保障,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基层成效的试金石。
(三)推动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合是提升公司实力保障进位争先的基础。
公司如何把服务做优、把公司做强、把业绩做好,进一步增强县级供电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把党的基本组织、基本路线、工作要求,全面深入的融入公司的各个环节。党的建设是保障公司方向不偏,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保障,是推进中国特色企业制度的基础。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国企姓党的基本遵循,不折不扣的推进党的领导在公司发展定向,业务经营稳健提升等方面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的本质属性是经营和发展。做好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电网建设事关公司长远发展和兴衰成败。如何运用党的理论、党建载体为公司发展经营指明方向,进一步提升基层干部职工的创新思维,凝聚团结一心的责任担当,共同推进公司的进位争先。
(四)推动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合是凝聚员工思想形成强大合力的引擎。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工作法宝,如何团结职工,向着统一目标奋进,依然是国企基层组织的重要课题。让党员身份引领行动自觉,在急难重的任务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各项载体,进一步凝聚全体员工工作热情,推动各项工作务实高效。
因此,如何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两手抓,两手硬,以党建赋能引领电力企业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重点突破。
(一)公司发展的现实基础: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由“南充县西阳寺水力发电站”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变革组建。2018年7月完成供区整合,全新组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嘉陵供电分公司,并同步成立公司党委。下设党支部16个,现有职工367人,其中党员161人。全新的嘉陵公司蓄势待发,面临发展的现实要求,公司党委亟需找到一条合适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和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开启奋进之路的方法和路径。公司以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发展的方向符合公司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我们研究该项课题提供了现实基础。近年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南充市嘉陵供电分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12333”发展战略”和“十讲十增强”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南充公司“16333”发展实施体系,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不断创造新业绩、展现新形象、开拓新局面。
(二)党委核心的保障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市公司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坚持不懈加强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亟需找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安全、运检、营销等专业重点工作同步发力。上级党委需要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在国网南充供电公司所辖县级供电公司中统筹推广,形成群势,全面带动党建提升和公司发展。过程中,如何让党委举旗定向;党建引领成效明显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嘉陵公司党委在工作中以载体促融合,实施了党员带头行动、支部联合行动和网格服务行动等专项行动。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全力推动党建与业务相融并进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但是缺乏系统的梳理和体系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围绕发挥党建价值创造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三、现状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基础,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委公司积极创新思路从管理和受众两个维度对公司党员干部(支部书记)和职工群众展开调研。对公司党建工作认识度、如何开展党建融入中心相关工作、党员、职工是否认为党建在中心工作中形成了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支部党员50名,一线群众50名。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00份,回收91份,调查参与率百分之九十。
调查情况具体如下:
表一、表二表明调查对象从年龄结构(亦可以说参工时间)和学历水平分布状况都和公司全员成一致性,体现了较好的代表性。
调研整体情况总结:
本次调研活动涉及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委下设的7个党支部,10个基层班组。调查内容从党建是否在助力中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开展党建+工程对党员、职工是否有吸引力、支部对开展党建+,党建融合工作是否知晓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从职工和党员两个角度反映了公司在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中心工作发展中的措施和工作方法的一些不足。公司党委认真组织调研人员及支部书记进行情况分析。
主要问题如下:
(一)“不想为”的现象普遍存在。支部开展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多数党内组织生活仍以读报纸、学文件为主,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形式单一枯燥,党课教育存在简单化倾向,“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仍有差距。“课堂”式的统一集中学习是公司支部采取的常用的主要形式,单向被动,受公司党员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的制约,教育效果难以保障,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从而导致大部分职工对公司党建工作的不认可、不理解、不关心的态度,多数基层党组织对党建的落实、群众的联系上流于形式。
(二)“怎么为”的茫然普遍存在。调查显示有79.7%的职工不愿参与组织活动,党员群众不喜欢,不愿意参加,主动参与度不高,认为党建融入中心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额外工作。侧面反映了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度不够,在工作开展中,支部书记不注重业务知识学习,在组织方式、思想灌输、载体选择上没有深度思考,“新瓶装旧酒”,缺乏新意,思想统一成效不显著,党建工作对党员和职工的吸引力不够。
(三)党建引领力需进一步提升。有60%的党员、职工对党建活动的内容比较看重,证明党建载体丰富但是支部在活动策划上缺乏工作经验,和激励手段。部分党支部书记虽然已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但党建工作思维较为传统,学习转化效果不够明显,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方面思考还不够深入,办法还不够多。工作中,找不到基层支部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工作“算盘式”,拨一拨,动一动;在实际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进的劲头不足,工作成效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通过抓党建来为企业注入精气神,实现“围绕经营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双赢”目标?带着这一问题,调研组认为,基层党建工作,不注重发动基层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注重把党建工作与其他工作紧密结合与落实就难以取得实效。同时,我们看到,党建和业务双向的落脚点在支部、在党员,如何研究一套集组织、载体、思想为一体的模式,在支部推广,解决基层党支部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创新不够、组织无序的难点。
四、研究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国网公司党组、省公司党委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部署,实现党建与生产、经营及管理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激励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创先争优,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1.探索建立党建赋能体系。针对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基层党支部在党建引领中心工作存在的组织模式、工作开展方式中不足,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党委拟探索研究一套工作体系,从公司党委、所属支部、全体党员规定响应的职责,优化党建+组织模式,从党委层面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相融互促。
2.探索试点党建赋能工程。在党建赋能体系的基础上,立足公司发展实际,分析公司现在的指标薄弱环节,在电网建设、营销服务、安全生产等制约公司发展的关键专业,找准提升该项业务工作的关键因素,实行党建+项目制,推动相关赋能工程。
3.凝聚公司进位争先合力。公司全新组建,缺乏历史底蕴和工作积极性,整体业绩排名在中下游徘徊,加之公司人员由南充公司九家县级供电公司整合而来,管理模式和工作经历大不相同,在工作协同和工作质效上存在不同程度滞后,通过此项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强化党员身份认同和党员带头,以赋能模式,促进党建和业务双向融合,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业绩,推动公司健康发展,为美丽中国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
五、研究方法
(一)工作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国企改革、党的建设等重要论述,始终坚持国企姓党的根本原则,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和全体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同公司实际相结合,走访一线,倾听真实的声音,找准制约公司发展的人员、思想、组织上的问题,逐一剖析,对症下药。运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思考问题,形成一些列可操作、能实现的具体举措,全面提升公司的发展动能。
(二)研究思路
1.融合思维。紧紧围绕公司改革发展谋划党建工作,准确把握公司和电网发展目标任务,着力强化党建价值创造,把促进生产经营的成效作为检验党建工作的标准,在推进各项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真正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2.创新理念。找准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着力点,巩固现有成功做法,总结新鲜实践经验,探索创新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和载体,以新的思路、机制和手段谋划推进“党建赋能”工程,推动“党建赋能”理念在各专业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分类施策。坚决从实际出发,根据安全生产、电网建设、优质服务等专业领域特点,分类谋划、分类指导、分类试点、分类推进,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不搞一刀切,不搞齐步走,加一项实一项、抓一项成一项。
4.统筹推进。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推广,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力求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同向聚合、相融并进。坚持上下联动、专业指导,各部门要加强对本专业“党建+”试点单位的联系和指导,推动“党建+”整体提升。
六、过程推进和实践探索
(一)解决“组织动能”问题,搭建“1234”赋能体系。
1.强化一个引领:党建引领
1.1党委核心:发挥党委在公司发展的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优化公司党组织架构,推动“一部门一支部”,形成党建在各专业的引领作用。
2.实施两力提升:组织力、战斗力
2.1组织力:强化党支部在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责任。解决党支部存在的功能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通过严格“三会一课”,党员积分制度。严肃主题党日活动和党组织效能等方式,提升党支部在电网建设的组织力。
2.2战斗力:党建赋能体系的核心是通过组织模式和有效载体,体现党员身份的认同感和战斗力。该公司通过党委派单、支部抢单、党员承单等组织模式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激情,同时推进优秀党组织、党员在绩效加分、优秀评选、职务晋升上的激励。进一步增强党员职工的战斗力,形成攻坚克难“要我上”到“跟我上”的转变。
3.做到三维一体:党委、支部、党员同向发力,强化赋能推动。
党委:三联互动,强化教育。在党员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党性教育三个方面同步推进。发挥党委的和核心引领作用,实行“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加强与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思德干部学院的合作,常态化开展实景化党性教育,拧紧永远跟党走的思想阀门。
支部:三联互建,协同推进。以“一部门一支部、一班组一支部”为主线,形成组织全覆盖。在营销服务、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三个重点专业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党建互建,业务互促的工作格局。以支部为堡垒,统筹专业协同,打破部门壁垒,务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守牢公司安全底线,坚强电网骨架。
党员:三联互促,营造氛围。发挥党员在标杆引领作用,选树一批“三性标兵”形成示范引领带动。以党员为纽带,发挥“六导六提升”“126”职工连心桥、“两委直通车”三个载体的功能,在公司、部门、班组三个层面形成信息畅通、诉求有道的和谐局面,为公司发展与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4.完善四项机制:组织全覆盖机制,专业全覆盖机制,过程全管控机制,管理全体系机制。
4.1组织全覆盖:制定《国网南充供电公司“党建+”年度工作方案》,统筹考虑公司年度工作任务,根据应设必设的原则成立临时党支部,按照“一室多用,统一标准,建设规范”的原则设立党员活动室,建立党建宣传栏,成立支部微信工作群,发挥单管“帮带”作用,推动“党建+”落地生根。
4.2专业全覆盖: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各专业重点工作项目,制定专业特色的“党建+”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深化党支部项目领办制,形成“支部领项目、党员领任务”格局。立足专业创建党员责任区、示范岗,凝聚全员工作合力,全面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4.3过程全管控:各部门根据本专业“党建+”工作方案及任务清单,加强对所辖项目党建工作的过程监督,把“党建+”目标、措施和要求落实到每一个组织、每一名党员,建立闭环管控、定期检查、跟踪问效机制,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实现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双提升、双促进。
4.4管理全体系:修订公司年度“党建+”管理细则,实行分域分级,构建横向协同、纵向管控的管理机制,优化“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各专业“党建+”成效评价由定性评价转变为定性定量双向评价方式,结合标杆示范、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价三个方面,确保可操作可量化可比较,并纳入年度党建绩效考核。
(二)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实施“党建+”赋能工程。
1.“党建+安全”,党员带头行动,强化安全责任落实
1.1“党员三无三有”行动。各部门、各班组、各供电所党员结合岗位承诺“我的身边无违纪、我的身边无违章、我的身边无事故,关键时刻有我、模范执行有我、安全担当有我”,带头履行安全责任清单职责,带头深入作业现场,通过“党员现场随手拍”活动,对安全违章、安全隐患等拍照“取证”,经该公司安监部及安全督查队核实后,派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整改。
1.2安全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各支部开展“向违章开战、向陋习说不,反麻痹、守纪律,保人身安全”专题组织生活会,通过专题学习研讨安全生产相关制度,对照思想行为、管理形式等方面16类表象,立足岗位进行反思讨论、检视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找准党员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短板和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间,形成安全生产问题整改闭环管理。
1.3党员“1+1”结对帮扶。建立党员“1+1”结对帮扶机制,通过1名党员带领1名群众的方式,从思想意识、标准规范、危险辨识、隐患排查、现场管控和应急处置等各方面进行帮扶,实现党员身边无违章,从而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安全我有责、公司安全我尽责”的安全生产浓厚氛围,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2.“党建+聚力”,支部结对协作,攻克急难险重任务
2.1支部结对共建,助力乡村振兴。由本部营销、运检等专业部门党支部与基层供电所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各专业党员走访世阳镇杨家寺、一立镇蒲马院村、大通镇芝麻湾村等,了解“东坡长寿谷”等乡村旅游景区和阳依种养植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基地等相关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度,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同时开展果园安全用电检查、帮助采摘果蔬、宣传节约用电等志愿服务活动。
2.2主题党日共践,同心共战检修。由生产运维党支部牵头制订党支部联合检修方案,并负责前期勘查、施工组织、作业风险点梳理等工作;采取“1+N” 联合党支部模式,与相关基层供电所党支部联合开展检修实践类主题党日,组织党支部的党员骨干带头,“化整为零”共同检修缺陷隐患多、检修作业点位多的老旧线路,高效推进春检和秋检的实施,确保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3柔性团队共为,推进双碳落地。由营销党支部牵头、8个基层供电所党支部及近百名党员组成“1+8+N”“党建+双碳战略落地”柔性团队,在公司光伏业务、电能替代、新能源汽车小镇、充电桩建设等业务中,由营销支部下发工作任务,其余支部对任务进行抢单,组织“精兵强将”参与各项业务工作。同时通过营销支部联合基层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上门走访、政策解答和业务办理、并网接入等各流程环节实践类主题党日,更好地服务华清八度、依格儿、创业小镇及嘉陵一中等光伏项目,让客户体验优质、高效、便捷的供电服务。
3.“党建+服务”,网格化服务,提升优质服务质量
3.1成立“零距离”朋友圈。率先在嘉陵区22个社区居委会试点建立“零距离”朋友圈微信群,安排台区客户经理担任“圈主”,点对点服务自己负责的小区,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应急抢修、安全用电宣传等优质服务工作;同时将新装客户加入“零距离”朋友圈,在开通业扩报装办理绿色通道的同时,组织相关专业党支部成员及大客户经理实时对接属地政府及大客户用电需求,提供“一对一”服务,努力为客户营造优质的用电环境。
3.2深化党员“红色责任田”。以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单位,实施“电靓乡村振兴”红色责任田网格化工作,由8支共产党员服务队支队和分队队长担任网格长,队员主动认领“红色责任田”,建立定期上门走访机制,稳步提升供电质量,持续优化服务举措,加快打造与现代化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农村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新型农村电网,全力服务桑茶基地、食用菌等农特产品基地等重点产业,助推电力服务乡村振兴。
3.3供电服务“背靠背”监督。以村为单位,逐村聘请村支部书记担任行风监督员,梳理农网工程、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业扩报装、电费收取、抢修维护、规范服务等方面监督重点,公司各供电所纪检委员与监督员建立直接联系,按月收集监督信息,及时处理行风问题,编发工作简报,促进责任落实,实现监督“全覆盖”、客户诉求“全响应”工作格局。
七、工作成效
通过“党建赋能”工程的实施,激发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夯实了基层组织在推进中心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彰显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党委获得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红旗党委”荣誉称号。
1.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安全生产平稳有序,2022年圆满完成“0”事件的安全生产目标,现场安全违章同比下降30%,安全隐患整改率、电网风险管控率均达100%。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公司获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业绩优秀县供电公司。
2.供电服务品质持续提升。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提档升级,2022年低压台区线损合格率达99.20%,同比提升2.23%;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87%,同比提升0.12%;优质服务投诉发生0笔。各项供电服务指标均有效提升,大大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3.企业经营质效持续提升。国网南充市嘉陵供电公司经营管理持续向好,2022年售电量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3%;综合线损率4.32%,同比增长1.57个百分点。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思考和感悟
1.明确组织体系是确保党建引领高效的关键。搭建“1234”赋能体系,阶段性选择重点项目,党支部书记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各支委各司其职抓好自己主管的支部活动。党员立足自身,结合工作实际努力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保障全面有力。
2.组织建在一线是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基础。“党建赋能工程”的实施,通过载体释能工作举措,公司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积极引导广大党员要增强党员意识,积极参与公司的重点难点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坚战役中锤炼党性、实践党的宗旨,实现自我价值,塑造先进模范。
3.健全的考核机制是激发先锋模范的动力源。通过党建+行动方案,阶段性过程指导,形成完备的考核体系,业务部门的主业主责意识更强,党建融入的正对性和实效性更高,助推了公司高质量发展。基层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攻坚战役中锤炼党性、实践党的宗旨,实现自我价值。公司党委将进一步总结创新点、问题、优秀事迹,实现工作闭环。
九、研究展望
下一步,公司党委将进一步深入基层党支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实践要求,深入业务部门、基层供电所调研实际困难,全方位掌握公司决策在基层落地的薄弱点。进一步丰富党建赋能载体,根据基层党支部党员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实际,不断完善,挖掘基层供电所、班组愿意接受、主动参与的工作载体,全面升级公司党建品牌亮点。
一是要抓好支部书记履职能力培训,在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建系统等方面强化支部书记、委员的工作业务水平。二是要抓好赋能体系宣讲,深入基层党支部,宣贯工作体系,培养党建引领工作基层落地自觉。三是要深化结果运用,进一步总结党建在生产运维、营销服务、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形成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动能。
接下来,公司党委将坚定不移的推动党的建设基层企业落地不断迈上新台阶,科学认识党建与中心工作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全面推动企业守根、铸魂、强身、健体,在新时代发展格局下,在新时代电力赋能问卷上创造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