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露芳 刘毅 陆炜 张逸楠 罗志刚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东阳市供电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重主体,轻客体”导致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以自身意志、想法为核心,不深入了解群众(客体)需求、特点和思想状况;“重道理,轻情理”,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方式不贴切,一定程度上出现“听者不爱、说者无奈”的痛点;“重形式,轻心理”,习惯于用“一把钥匙开百把锁”,寻求一时的表面上的风平浪静,而忽视了其更深层次的需求。基于此,国网东阳市供电公司(下简称“公司”)创新提出了集“道理”“情理”“心理”于一体的“三理一体”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道理是事物的规律道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包括围绕“国之大者”,开展“思想强基四项教育”,即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形势政策与国情教育;围绕心怀“企之要者”,开展“思想提力五项教育”,即电力系统、能源行业相关会议精神贯宣、安全生产教育、廉洁风险防控教育、企业法治合规教育、企业文化宣传教育。
情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把握人之常情和处世之法,针对不同客体的特性,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制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政工作更接地气、更有“烟火气”。
心理即灵活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改变个体的自我认知,确保员工身心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思想问题,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
“道理”是航向标,强化理论武装,用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等,在实现共同的、进步的理想信念中走向精神共富。“情理”是“润滑剂”,是思政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情感基础,是打通彼此的情感桥梁,切实解决“道理怎么说”、明确“心理疏导什么”。“心理”是“工具箱”,在道理层面,灵活运用“第一印象”“近因效应”等相关理论,提升讲道理的感召力。在情理层面,主动掌握心理疏导知识和共情、倾听、沟通等基本技能,形成人人懂得自我心理疏导和主动寻求心理援助的良好氛围。
配齐“三理兼备”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党务人员作为“先锋队”,包括书记、基层党务工作人员,重在学好、讲好道理,同时学会换位思考、以心换心,切实成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者、忠诚担当示范者、员工身心健康的关爱者、员工成长领路人”。基层管理人员作为“排头兵”,包括基层部门领导班子、核心班组长,在公司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对解决员工思想问题、开展理论与精神宣传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工会工作者作为“娘家人”,有助于排忧解难,增强凝聚力,调动职积极性。心理专家团队作为“智囊团”,以第三方的身份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最大限度保护员工个人隐私,提高信任度和参与度。
强化培训,掌握“三理兼备”工作技能。强学习,坚持“理论学习悟思想”和“特色实践见行动”双线并进,以“红色六学”模式,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抓书记,开展月度“书记沙龙”活动,以“党委书记带头讲、支部书记交叉讲”分享典型经验做法,提升理论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本领。重心理,开展心理讲座、趣味心理咨询等,提升心理素质;创新开展“党建+心理”的谈心谈话实操技能培训,正确掌握沟通技能、咨询与谈话技术。
“建你所需”,统筹政策所需、员工所盼、群众所想,打造柔性空间。积极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打造“1+7+N”“电靓幸福”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红心向善·红匠传人”基层党建示范基地、劳模创新工作室。深入调查研究,倾听员工需求,在各站所完善书香驿站、妈咪小屋、健身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员工幸福指数。关注群众所想,打造对外开放的“横电·行知书房”自助阅读吧,打造“幸福便民书架”“幸福直播间”“电靓幸福·公益同行”政协委员工作室、电力矛调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实一公里”。
“你我共建”,在设计阶段,广泛征集阵地品牌名称、logo、系列文创产品,让阵地合员工口味。在使用中,设置风采展示区,呈现员工文学等各类作品。在完善环节,根据员工反馈情况,不断完善丰富空间的功能设置。
“与你共享”,在阵地基础上,打造“五心”文化家园。搭建“舒心”民主家园、“匠心”活力家园、“润心”精神家园、“悦心”快乐家园、“暖心”温情家园,结合国家大事要事,深入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把“物理阵地”转化为“生命空间”。
聚焦情感需求,丰富学习教育方法。上好有声课堂。成立“电靓幸福”宣讲团,发动领导书记、先进典型、统战人士等,打造特色立体网格宣讲联盟,推出微课作品30余项。利用“幸福直播间”等优势资源,线上线下开展宣讲活动20余场。搭建情景课堂。创新推出“沉浸+演绎”式党史学习教育,制作成系列微视频,获全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多部微电影获全国性大奖。创新实景课堂。依托红船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向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吸纳百余名党员干部员工参与到“幸福花开”系列公益活动中,传递爱心的同时反哺队伍建设。
聚焦尊重需求,把握员工思想脉搏。做好动态调研。畅通诉求反馈渠道,以书记谈心日、所长接待日,经常性开展谈心活动,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常态化开展全员思想心理体检,掌握心理状态。深入开展分析。根据心检结果,分析心理倾向和压力源,制定精准服务方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专家团队提供保密的一对一咨询,设立“一人一案”,帮助员工扫除阴霾。用心解决问题。由团队共同定制专属方案,公司内部政工人员做好宣传,心理专家团队指导,组团式开展“EAP+”入基层活动。通过定制化课程、团体辅导、小型座谈、一对一座谈等,办实事、解难题、挖典型、拓思路。
聚焦价值需求,提高员工综合素养。开展典型选树。深化“点线面结合”“立体式推进”“全方位渗透”的典型“选育管用”机制。打造创新工作室联盟,开展“身边的工匠”读书会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典型辐射带动效应。强化人才培养。深化“红蓝双师”双轨制“师带徒”活动,建成高素质内训师队伍,研发10个与公司发展密切相关的精品课程,促进公司内部知识的共享与积淀。
(一)铸牢“引领”共同体。与50个党组织签订联建协议,推动公司内外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公司获评国网公司“红旗党委”。
(二)建成“成长”共同体。成功培育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各级先进典型25人、各级技术能手11人。公司共取得157项创新成果、51项地市级以上专业技能比武荣誉、79项省部级及以上综合性荣誉。
(三)形成“情感”共同体。累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300余期,获评全国“4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等省级以上荣誉9项,多次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浙江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