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党建好案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定必胜信心以创新为中华复兴而不懈努力
日期:2022-03-15 15:33:49      浏览数: 1588      来源: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段荣华 张劭辉 朱丽 赵付湘 魏巍 张楠 胡睿华 王海燕 周裕成 【字体: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定必胜信心

以创新为中华复兴而不懈努力

 

 

段荣华 张劭辉 朱丽 赵付湘 魏巍  张楠 胡睿华 王海燕 周裕成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重要意义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规划部是公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落实、监督公司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负责公司电力行业帮扶和定点帮扶日常工作,组织系统内各单位切实履行央企责任和企业职责。一直以来,规划发展部(扶贫办)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立足行业优势,积极打造“两网四机制”(“两网”:稳定电力保障网、特色农产品销售网;“四机制”:组织保障、教育培养、资金支持、典型选树机制)扶贫工作格局。

为进一步落实推动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工作要求,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员工积极应对挑战、解决困难,确保技术难关有党员顶着、脱贫配套项目进度有党员控着、工作团队有党员领着,坚决完成公司脱贫攻坚部署安排,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2020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规划发展部党支部成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员突击队,全力推进电力行业扶贫任务,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光伏扶贫等扶贫项目的配套电网建设,助力云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小康社会。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真抓实干,推动贫困地区从“用上电”到“用好电”转变

深刻把握新时代特点,把满足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作为电力行业扶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用电需求,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配套电网、光伏扶贫电站并网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稳定电力保障网”。

一是瞄准目标,发挥优势强基础。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234亿元用于电力行业扶贫,重点提升贫困地区电网网架和装备水平,实现农村“一户一表”改造率100%、自然村100%通动力电、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完成1669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小康用电示范县建设。2019年底,以省为单位,提前实现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目标。

二是主动服务,全面满足脱贫攻坚用电需求。各供电单位与地方党委政府建立“一周一电话、一月一问询函”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精准掌握扶贫用电需求,全面解决供电范围内四类对象因危房改造、新建房屋及搬迁后通电问题;开辟“绿色通道”推进扶贫项目配套电网建设。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22.6亿元,完成4599个易地搬迁、157个产业扶贫、8465个光伏扶贫电站配套电网项目建设,建成通电46万户,惠及213万人,全面满足供电区域脱贫攻坚电力需求。此外,对供电辖区内城乡“低保户”和“特困户”每户每月免收15千瓦时电量电费。2016年以来,累计减免电费2.3亿元,保障社保兜底脱贫人口的基本用电需求。

三是补齐短板,精准施策提水平。坚持“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按照配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抢修”的管理模式,建立统一问题库,着力解决低电压、重过载、业扩报装受限等问题,实现人民群众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转变。2016-2020年,投资74亿元解决11313台配电变压器重过载问题,完成12956个低电压台区改造。

四是聚焦关键,深挖潜力破难题。结合“三区三州”和深度贫困县实际,在资金安排和政策支持上给予深度贫困地区极大倾斜,累计向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投资107.8亿元,占公司电力行业扶贫投资的47%。以独龙族为例,投资2.1亿元完善怒江州独龙江乡20千伏独立电网,完成麻必当电站增容改造;投资1.3亿元,正在开展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线路工程建设;投资1331万元实施独龙江智能微电网改造,确保独龙江乡供电实现“双保障”,为独龙族人民整族脱贫作出积极贡献,为当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五是勇担责任,强服务惠民生。在公司规划部的积极协调和统筹推进下,建立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不断提高贫困地区供电服务质量。推行“互联网+供电服务”模式,依托南方电网统一服务平台,用户更名、过户等22项业务实现远程办理。自2019年5月起,线上报装办电率已达100%,通过预约上门服务,实现客户办电“一次都不跑”。

(二)坚持精准施策,推动帮扶从“输血式”走上“造血式”之路

通过实施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教育扶贫和党建扶贫等多种措施,帮助定点扶贫地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效衔接乡村振兴。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定点扶贫资金1.45亿元,派出驻村干部637名(其中在派260名),累计挂钩1县和302个帮扶点、149287名贫困人口;累计实施定点扶贫项目554个,购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超7000万元,助力公司所有挂钩帮扶点顺利脱贫。

一是创新模式,构建脱贫“新引擎”。坚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制定脱贫攻坚方案。以迪庆维西为例,2016年注册成立维西县特色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运作,截至目前,已投入4400万元大力发展维西特色产业。积极践行消费扶贫要求,整合6大类24个农特产品,累计销售额超5000万元。开展“南网杯·强基惠农”村级集体经济大赛,投入400万元注资16个优胜项目,涉及6乡3镇16个村,带动农户5000余户。联合科技公司签订300万合作协议,引入羊肚菌种植技术,建设维西县菌种孵化中心,累计在维西县推广种植羊肚菌1400余亩,被列入维西县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找准方向,结合实际“强产业”。公司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主要依托和根本措施,公司累计投入6600万元开展产业帮扶,占定点扶贫总投入的57%,累计销售扶贫产品突破5000万元。印发《进一步深入推广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归纳了四种产业发展模式和五个增收渠道。以红河绿春为例,成立牛巩茶叶专业合作社,打造“云尚春绿”精品茶叶,形成“贫困户+合作社+供电局+茶企”的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合作社-茶企”的三段式销售方式,“线上+线下”“网内+网外”的双线双网产品营销策略,截至目前,累计销售额已达191万元,贫困户分红11.9万元。

三是以人为本,发挥优势“拔穷根”。公司以电力学校为平台,开展学历教育扶贫工作。2015-2017年,在云南迪庆等12个州市累计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381人,已毕业并就业378人,并到县级供电企业工作。与昆明理工大学联合开展“订单班”培养模式,通过学习补贴、奖学金等形式给予资助鼓励,减轻贫困学子的家庭负担,共计培养176名优秀人才,毕业后分配到贫困地区县级供电企业工作,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帮扶目标。2017年以来,在维西县共完成18期1479人电工(配电)技能(装表接电)技能培训和2期摩托车驾驶维修培训,其中1595人经考核合格后取得资格证书,帮助贫困户技能脱贫。2019-2021年,每年委培30名建档立卡户高中毕业生,就读期间给予每月600元的生活补助,毕业考核合格后统筹安排工作,2020年已录用18名迪庆籍贫困学生到公司系统就业。

四是固本强基,提升基层组织“自转力”。扎实开展“两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公司以机关党委为联系主体,以维西永安村为联系对象,确定16名领导干部联系37名贫困群众,带领机关群团加强与农村基层的联系,公司及下属各单位与挂钩扶贫点开展支部联建共计158个,开展活动301次。严格按照中组部要求列支党费共计516万元,支持产业发展、支部联建、党员活动室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农业技能培训等专项活动。组织各类志愿者扶贫活动105余场次,参加人员979余人,累计走访贫困群众4159余人。设立“南网青苗奖学金”,建立“南网爱心服务站”,开展“美丽乡村评选”“变形计·电力行”“贫困学子夏令营”等特色活动,累计帮助贫困户3382户。

三、主要成效

近年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规划部认真贯彻中央及上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将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统筹推进电力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向云南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工作获得各级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表扬。2017—2020年,连续4年在云南省行业扶贫成效考核、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好”;2019—2020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规划部连续2次获评云南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集体;,2021年2月25日,云南电网公司规划部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表彰。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