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靓老区振兴路
祁东烜 冷军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光山县供电公司
一、重要意义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很多革命先辈战斗过的光辉足迹。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始终牢记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谱写了新时代“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动人篇章。
二、主要做法
(一)党旗指引电先行
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在电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先锋作用,深入发挥国家电网河南电力焦裕禄共产党员服务队作用,在电网建设的主战场上,把党员身份亮出来、让党的旗帜飘起来。
“十三五”期间,光山电网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99亿元,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含扩建)、35千伏变电站4座、10千伏配电变压器1465台;完成全部72个贫困村、23个深度贫困村、42个中心村的电网改造任务;全县最大供电能力由2015年的26.6万千瓦增长至2020年的50.3万千瓦,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的1.08千伏安提升至2020年的2.37千伏安;全县电网整体达到脱贫要求。
作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茶叶既是光山县的特产,更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年产茶9230吨、产值9.6亿元。“信阳毛尖”茶讲究一个“鲜”字,当天采摘的鲜叶,当天必须炒制,放到第二天就没法用了。过去用木柴烧锅炒茶,不仅产量小、质量也不好把控,近年来“柴炒茶”已逐步被“电炒茶”取代。充足的电能保障,给茶叶加工户吃下了“定心丸”。
“我们公司用上了发酵机、烘焙机、炒茶机等全套电制茶设备,这些设备功率大,在生产高峰期用电负荷急剧升高,如果没有稳定可靠的电力,谁也不敢开茶厂。”当地茶叶加工龙头企业、光山县诚信实业公司负责人陈勇说。
(二)乡村振兴电相伴
“总书记来到东岳村!全村人民齐欢腾!”9月23日,时值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一场热闹的花鼓戏、舞狮等民俗文化表演正在文殊乡东岳村文化中心上演。舞台之外,几名电力员工正在进行安全用电检查。“这里现在都成‘网红打卡地’了,每天来的人都很多,我们党员服务队每周都要来巡视。”带队的国网光山县供电公司文殊供电所班长刘超说。
东岳村历史悠久,是首批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种植、养殖、旅游、电商“多花齐放”,于2018年实现整体脱贫。与东岳村的蓬勃发展齐头并进的,是该村电网的“脱胎换骨”。早在2016年到2017年,光山县供电公司就累计为该村投入电网建设资金114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78千米、400伏线路5.1千米,新增配变容量600千伏安,全村率先达到了电网脱贫指标。“无论是养殖、种植、电商,还是群众生产生活,要脱贫根本离不了电。这几年,村里电网大变样,服务也好,群众很满意!”东岳村党总支书记杨长家说。
说起电力对脱贫的帮助,文殊乡沈堂村的贫困户郑先文也深有感触。郑先文因伤病致贫,不能从事重度体力劳动,家庭失去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春,他申请贷款,开办了一个小型养猪场。粉碎饲料、猪舍保温、照明都需要用电,供电公司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为其架设了近400米的动力线路。当年年底,郑先文养的30头猪陆续出栏,供电公司又帮着推销,很快将猪销售一空。仅此一项他家就收入6万多元,一举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三)产业发展电铺路
油茶种植是光山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从2009年发展油茶产业至今,当地已种植油茶达到25.5万亩,全县有油茶企业、合作社56家,种植大户218户,4.8万户群众参与油茶经营,油茶种植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已成为老百姓的口头禅。
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光山县油茶产业的龙头企业,位于槐店乡的司马光油茶园是该公司主要的油茶种植基地。2016年夏季,光山县遭遇持续干旱,司马光油茶园的2万多亩油茶树亟待浇灌,靠电抗旱便成了当务之急。槐店供电所专门为油茶园架设了一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300多米的低压线路作为油茶树灌溉用电的主供电源。山高坡陡,难以通行,运送一根电杆上山往往就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槐店供电所党支部组织党员突击队,顶着烈日酷暑、克服种种困难,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架线送电任务。2010年以来,槐店供电所共为司马光油茶园架设变压器2台、10千伏线路0.5千米、400伏线路4千多米,为各级领导视察油茶园展厅提供保电服务100余次,全部实现“零失误”。槐店供电所还为该公司配备了客户经理,定期开展上门走访,确保客户的服务诉求能够第一时间得到解决。“供电所随叫随到,我们对供电服务很满意!”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法说。
三、主要成效
党旗指引方向,电网助力脱贫。“十三五”期间,光山电网共新建220千伏变电站1座,新扩建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4座,配电变压器1465台。110千伏容载比由2015年的1.6提升至2020年的1.87,35千伏容载比由2015年的1.65提升至2020年的1.97,10千伏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的1.08千伏安提升至2020年的2.28千伏安。全县最大供电能力由2015年26.6万千瓦增长至2020年50.3万千瓦,最大负荷由2015年18.1万千瓦增长至2020年28.5万千瓦,年均增长4.2%。供电量由2016年7.58亿千瓦时增长至2019年9.6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9%,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2个百分点。贫困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千伏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文殊乡沈堂村是光山县供电公司的帮扶村,经过该公司党委、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全村134户582名贫困人口,已全部实现脱贫。在河南省组织的脱贫攻坚考核中,该村取得了“零问题”“零反馈”的优异成绩。
因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光山县供电公司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通令嘉奖,先后荣获信阳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贡献奖”、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网建设两年攻坚先进单位”、光山县“2019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光山县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
“十四五”期间,光山电网规划总投资5.48亿元,建设220千伏项目1项、110千伏项目5项、35千伏项目11项、10千伏及以下项目839项,以更加坚强的电网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助力革命老区实现“两个更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