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 助推东兰革命
老区乡村振兴
张宁 陈世景 廖彬斌 韦建军 罗大丰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重要意义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贯彻落实习党的要求,推进向智能电网运营商转型,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农村现代化数字电网,推动农村供电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广西电网公司以广西河池市东兰县为对象,创建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行业扶贫示范县,并以东兰为样板打造农村现代化数字电网“标杆项目”,探索农村现代化数字电网发展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板,助推了东兰县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取得胜利,为实现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围绕打造“本质可靠供电、现代智能运维体系、现代供电服务体系”三个核心,从夯实“规划、建设、运维、服务”四大基础出发,聚焦配网自动化应用、智能台区建设、农网数字化转型、配套管理水平提升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四大亮点做法,建成“简单、经济、实用、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化农村电网,主要做法:
(一)多措并举,优质高效推进项目规划建设。一是建立与政府常态对接机制,依托数字孪生电网平台及规划信息系统,精准梳理电网现状问题,实现问题精准识别。二是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健全进度图和督战图管控机制,确保质量和进度可控在控。三是创新推行基建工程“1+9”全过程管控模式,以重点任务作战图和关键指标分布图“两图”的方式全面承接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重点任务、关键指标,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发力方向,聚焦问题、任务再部署、责任再强化;以盘点建设涉及的资本性资金和费用性资金“两金”的方式,全面梳理确保“两图”所需要的资金,提升建设和决算效率。
(二)党建融合,构建政企共建机制。党建融合推动东兰农村现代化数字电网建设攻坚取得胜利。组建1个临时党支部、5个攻坚小组,实施配网自动化、智能台区2个党员“领跑工程”,抽调专业人才成立省地县电网规划、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配电运维、营销服务等9个三级联合党员业务攻坚队开展智能台区应用等技术攻关,成立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守着、关键指标有党员领着、关键任务有党员顶着,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政企达成共识、共担建设任务,双方协作支持、营造良好环境,加强交流监督、管好建设过程”的电网规划建设政企合作三项机制,全面推动东兰现代化农村电网规划建设落地。
(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专班管理。作为南方电网公司电力行业扶贫示范县,在南方电网公司的组织领导下,广西电网公司切实提高整治站位,把推进东兰智能电网建设作为服务东兰脱贫攻坚最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实,出台农村智能电网“标杆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全面抓好工作统筹。从广西电网公司党委到河池供电局、东兰供电局,均作为“书记”项目,全力推进工作。同时,专门成立东兰智能电网建设专班,强化日常的组织协调、进度管控、问题解决,建立以广西电网公司为主导的现代化农村电网“省市县”三级建设管理模式,坚决扛起建设攻坚政治责任。
(四)建立技术人才保障,提升农村电网建设与运维管理水平。结合东兰智能电网建设目标要求,汇聚各专业共16名技术专家,组建配电自动化、高级量测、基建、系统、信息化等5个技术攻坚组,建立起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队伍保障,长期进驻东兰对智能化技术、项目建设、管理提升进行全面帮扶。组建配电自动化运维班,试点运维组织模式,强化配电自动化技术专业管理,构建基于配电自动化的停电抢修模式、基于智能台区的中低压运维管理模式、基于无人机的巡检模式、基于配电线路基础信息“一张表”管控的涉电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农村电网运维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智能高效的现代化运维管理。
三、主要成效
(一)电力行业扶贫项目全面建成,满足脱贫攻坚用电需求助力脱贫攻坚。2015年以来东兰县电网建设投资达10.48亿元,其中电网项目投资8.34亿元,建成项目2034个,大幅提升主网架水平和供电能力,“两率一户”指标全部超过国家标准,全面解决农村地区低电压问题:一是提前一年达到自治区政府脱贫摘帽“有电用”认定目标,实现东兰全县域147个行政村,2773个自然屯100%通动力电,10.06万户农户家中100%接通生活用电。二是全面满足产业扶贫用电需求,建成172项产业扶贫配套项目,减少全县90个贫困村扶贫产业办电成本1042万元。三是推进移民安置点及时用电,实现电网项目与38个移民安置项目建设同步施工同步使用,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下”。四是全面满足光伏扶贫接入电网需求,实现10个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发电量100%消纳,累计发电量43.81万千瓦时,结算电费20.18万元。五是全面解决存量低电压问题,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53.0千米,配变143台,全面解决东兰县87个存量台区低电压问题,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至99.4%。
(二)支撑电网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随着东兰电网加快建设,为东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诸如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红水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广西河池梦巴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顺利落户东兰,规模化企业较2015年增加27家,助力多家企业扩产能、增效益,东兰县全县负荷水平较2015年提升79%,全社会用电量年平均增长率接近13%,推动全县生产总值大幅增加。良好的用电环境促进了家电下乡、电动交通、电能替代等政策全面落地,农村电气化程度提升,农村生产更加清洁低碳,带动了农村特色产业和休闲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2020年的9692元,年均增长9.8%。
(三)挖掘应用电力大数据提高供电服务水平,有力支撑了智慧社会建设。成功通过打通生产、营销、调度、计量等各专业系统的信息孤岛,打造覆盖整个物理电网发、输、变、配、用全过程的广西数字孪生电网平台,实现电力大数据全面贯通、全面共享。依托广西数字孪生电网数据资源开发了广西数字电网平台,实现供电信息全面感知、全面展示,该平台在东兰以东兰智能电网运营监控平台形式呈现。首次开发农村智能电网发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农村电网运行设备全过程管控,首创农村“电网+政务”大数据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有力支撑了数字电网和智慧社会的建立,服务地方政府对脱贫攻坚成效和经济发展的精准掌握。地方政府通过动态监测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点、扶贫光伏项目负荷及电量等用电情况,准确掌握扶贫工作成效。同时,还能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东兰各产业用电情况,为地方政府推进产业布局、服务好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决策支撑。
(四)农村电网向智能化转型升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供电服务管理水平。为解决东兰农村地区山高、域广、路险、通讯信号差、故障停电范围广、故障隔离排查时间长等突出问题,公司对配电自动化管理和技术进行攻关。现配电自动化攻关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整治68条线路149台配电自动化开关,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终端在线率53%提升至99%,隔离正确率由原来的建而无用提升至97.6%,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从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5小时/次,故障隔离时间从4.2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分钟/次。有效减小故障停电范围,降低故障停电时间,同时人员投入、车辆投入减少约50%,减轻了基层班组员工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运维过程的安全风险。通过推动营销服务管理流程“四优化”即优化投资规划流程、优化业扩办理流程、优化停电作业流程、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和试点开展智慧营销服务,实现东兰互联网业务比例99%,居民报装全流程用时0.61天,低压客户报装全流程用时0.7天,10千伏单电源客户全流程用时51.44天,均优于自治区获得电力百日攻坚目标,全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河池东兰县智能电网建设项目作为南方电网农村智能电网“标杆项目”,于2020年11月17日通过了南方电网公司组织的专项验收,形成了一套农村智能电网建设方案,该项目获邀在第二届博鳌智能电网国际论坛主旨演讲上进行分享,得到了人民日报、广西日报、南方电网报等诸多媒体的报道。进入“十四五”,广西电网公司将进一步全面聚焦东兰“十四五”配电网规划、创一流短板指标提升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高质量规划东兰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思路,持续深化推进东兰现代化农村电网建设,从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运行智慧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服务便利化四个方向重点发力,深化东兰模式,到2025年全面建设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现代化电网示范县,全面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